酬舒公见寄

无客不言云外见,为文长遣世间知。
一声松径寒吟后,正是前山雪下时。

作品评述

《酬舒公见寄》是唐代诗人唐求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没有客人来,我也能自言自语,看见云朵飘动在远方。
长久以来,我写作传递我的思想给世人。
冷寒的松树小道后面,我吟唱着,
这正是前山下雪的时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而寂静的境界。诗人唐求没有客人来访,他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借助云朵的形象表达了他的思考和感受。他说自己长久以来写作,是为了向世人传递他的思想。最后两句以一声松径寒吟来表达诗人的心情和所处环境,时刻契合了前山下雪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自然景象的比喻手法,通过描绘云朵、松树和雪景,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孤独和思考。诗意深沉而富有哲理,展现了唐代文人的清冷洒脱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整首诗结构简洁明快,用诗人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他的思考和写作情怀。同时,松树、雪景等自然元素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读者更加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寂静和孤独。

作者介绍

唐求,居蜀之味江山,至性纯慤。王建帅蜀,召为参谋,不就。放旷疎逸,邦人谓之唐隐居。为诗捻稿为圆,纳之大瓢,后卧病,投瓢于江,曰:“斯文苟不沈没,得者方知吾苦心尔。”至新渠,有识者曰:“唐山人瓢也。”接得之,十纔二三。今编诗一卷。

诗词推荐

强仕赋归去,频年亦漫行。宦情虽淡泊,官事极精明。赞画王公幕,监州亚父城。佳儿守遗训,清白胜金籯。

历历疏林点暮鸦,幽幽雨砌菊犹花。浮云卷尽四山碧,倚遍乔松待月华。

百川毕东注,两丸尽西颓。二物常汲汲,未尝少徘徊。短生亦如斯,逝者良可哀。自昔青云士,皆为黄土堆。何如大觉仙,无去亦无来。

苑门深闭柳千条,银箭听残夜寂寥。戋刂下阶羞见影,不知斜月弄芭蕉。

匹马易为秣,单车长是轻。秋风来栈道,宿雨度关城。石上树林暗,山根江水明。桐花凤何似,归日为将行。

乾坤分布派春秋。进九六添抽。阳升阴复生元气,辅灵台、配定刚柔。进退八归六聚,定浮沉,显真修。琼浆八味一渠流。聚百宝相投。滋荣君圣民安富,乐陶陶、驰骤神洲。天地不能陶铸,无为体,恣优游。

道人飞来朗风岑,玄都上下三青禽。傅桑已作青海断,鳌丘又逐罗浮沉。初见蜍精生月腹,前身捣药婆娑明。还仙服食终恍惚,天上仙骸成积林。手持女娲百炼笛,笛中吹破天地心。心地心,何高深。八千岁,无知音。

云孤鹤独且相亲,仿效从它折角巾。不用吴江叹留滞,风姿俱是玉清人。

水饮已忘三月味,囊空真乏一钱储。屡空本是吾家事,赢得闲身且著书。

世傅阎公学士图,意象旷雅难形模。山僧临本持索句,展卷复掩空长吁。秦王功高塞宇宙,搜揽豪伉供驰驱。内怀矛甲伺同气,外示间暇耽文儒。临城开馆构杰阁,坐见瀛海移西都。分番夕宿无厌倦,珍膳日给何岂腴。天光下照天策府,煌煌星象经天衢。房乔夜半进危计,平明一矢惊临湖。

阳秋履端月,象魏布和辰。解辫穹庐使,吹笙萍野宾。帝晖仍接昼,皇泽共成春。盛礼年年睹,祥祺日日新。

着瓦霜威重,侵窗月色昏。相依纸帐梦,犹胜火炉蹲。伸脚三更稳,回头一笑温。温柔非老事,付与少年论。

八十三岁衰翁,执热也要清风。此凉来自何处,来自羲之手中。

扬子江头水拍天,人家种柳住江边。吴娃荡桨潮生浦,楚客吹箫月满船。锦缆忆曾游此地,琼花开不似当年。竹西池馆多红药,日夜题诗舞袖前。

客来竹林下,时闻涧中琴。经房在幽竹,庭户皆春阴。孤吟遂忘返,烟景生逾深。

我家湖上面九华,无钱买山山见赊。待栽北牖一坡竹,追配东门千载瓜。

蕉上雨声无尽来,龙疲应困阿香催。竹萌出土囊锥见,燕觜得泥风鷁回。料峭侵衣犹带腊,廉纤昏昼已如梅。愁边酒盏都无力,更着浓阴拨不开。

平明坐曹黄昏归,终岁得闲惟有夜。已邀明月出墙东,更遣清风扫庭下。城上青鬟四山合,门前白练长江泻。谁家高会吹参差,邻妇悲歌舂罢亚。二年忧患今已过,一夜清光天所借。西京诗句出苏李,南国风流数王谢。已随孤棹去中原,肯顾新科求上舍。读书本自比嵇锻,学剑要须问曹蔗。

昨夜西风作意凉,吹开粟粟绕枝黄。有时月窟閒来往,天上人间一样香。

本祖贼为媒,聊同汉报仇。机深螳后雀,祸隐马中牛。夷甫毋专罪,江生足远猷。谁开千古恨,落日淡神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