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堂

八州贤牧喜休兵,千骑重来竹马迎。
万瓦连甍存比屋,十年回首赖长城。
举觞谈笑精明甚,缓带登临步武轻。
多是门墙旧宾客,愿公黄发佐升平。

作品评述

《止戈堂》是宋代诗人张元干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乱的痛惜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八州贤牧喜休兵,
千骑重来竹马迎。
万瓦连甍存比屋,
十年回首赖长城。
举觞谈笑精明甚,
缓带登临步武轻。
多是门墙旧宾客,
愿公黄发佐升平。

诗意:
诗的开头,八州的明智的牧民欢喜地停止了战斗。接下来,千骑重返,以竹马的方式迎接。诗人通过描述这些场景,表达了对战乱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诗的结尾,诗人回首过去十年,意识到长城的重要性,长城成为了保护人民安宁的屏障。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战乱与和平的对比。诗人通过描述牧民欢喜地停止战斗和人们以竹马迎接的场景,展现了和平时期人们的欢乐与安宁。诗中提到的万瓦连甍和比屋,形象地描绘了安定的家园。而诗人回首十年,赖长城的句子,则表达了对长城作为国家安全防线的赞美和敬意。

诗人在抒发对和平的渴望时,以"举觞谈笑精明甚,缓带登临步武轻"的句子,描绘了和平时期人们的闲适和自由。这些诗句通过对比,形成了鲜明的画面对比,深化了诗词的意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乱的反思。通过描绘和平时期的喜悦和安宁,以及对长城的赞美,诗人呼吁人们珍惜和平、追求安定,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

作者介绍

张元干(一○九一~一一六一),字仲宗,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早岁随父宦游,尝从徐俯学诗。徽宗政和间以上舍释褐。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爲陈留县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应东京留守兼亲征行营使李纲辟,旋与纲同日遭贬。金兵陷汴,避难吴越间。高宗建炎中起爲将作监,抚谕使,随高宗避兵明州,因事得罪,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右朝奉郎致仕。十二年,胡铨上书乞斩秦桧,贬新州编管,元干在福州作《贺新郎》词壮其行。二十一年,坐作词事追赴临安大理寺,削籍除名。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一。元干爲宋代着名爱国词人,词风豪壮,其子靖裒刻爲《芦川居士词》二卷传世。又有《芦川归来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已残。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增辑爲《芦川归来集》十卷。事见今人曹济平《张元干年谱简编》、王兆鹏《张元干年谱》。 张元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芦川归来集》爲底本,校以清抄残本(存六卷,其卷六、七爲诗,简称残本,藏北京图书馆),酌校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简称排印本)。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

诗词推荐

暑逐池莲尽,寒随塞雁来。衣裘虽得暖,狐貉正相哀。僧汲辘轳晓,车鸣关锁开。不因朝鼓起,来帙乱书堆。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吾常好乐乐,所乐无害义。乐天四时好,乐地百物备。乐人有美行,乐已能乐事。此数乐之外,更乐微微醉。

倚遍阑干日欲斜,春光撩动客思家。园丁颇识人岑寂,特地携来四品花。

云断山疑合,川回路忽分。秋声两岸叶,晓色万峰云。旅雁冲帆度,寒蝉隔水闻。严陵遗迹在,我欲问桐君。

沙场三万里,猛将五千兵。旌断冰溪戍,笳吹铁关城。阴云暮下雪,寒日昼无晶。直为怀恩苦,谁知边塞情。

竹里疏枝总是梅。月白霜清,犹未全开。相逢聊与著诗催。要趁金波,满泛金杯。多病惭非作赋才。醉到花前,探得春回。明年公已在鸾台。看取春风,丹诏重来。

山乡仍水国,玉露更金风。置印龟{左冉右龜}上,扬鞭马首东。勤渠莲幕客,款曲绣衣翁。言我坐诗累,至今依旧穷。

陶令八十日,长歌归去来。故人建昌宰,借问几时回。风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山翁今已醉,舞袖为君开。

去城靳靳路一驿,故岁迢迢今甫来。桃李阴成真绿野,溪山清绝胜章台。青衫手板徒劳尔,竹杖芒鞋亦快哉。莫向红尘深著脚,而今毛鸷苦相猜。

天柱峰头一振衣,云开岩路雨晴时。登临欲访神仙事,纪述都无汉晋碑。拍手数声龙井跃,篝灯一鉴洞天奇。林间安得栖身处,欲炼金丹饵玉芝。

西风一叶未为稠,积雨寒添客思秋。试以物情观燕垒。可无心事寄菟裘。砚何堪办三钱水,竹岂能逾十稔楼。真是先生有归兴,不应如我雪盈头。

长江来何从,远自西极詹。中破蜀山流,始与巴水兼。川原日混合,泪射势益严。奔浑万里流,不自顷刻淹。骇如泻天来,急若赴海添。潮汐日往复,旦暮难安恬。攻冲气何雄,吞囓势未厌。因思禹功成,自匪尧谋佥。久已口效噞,岂复头今黔。余来方冬时,怒风何沾沾。掀轰驾高浪,山阜

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园荒一径断,苔古半阶斜。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金舆巡白水,玉辇驻新丰。纽落藤披架,花残菊破丛。叶铺荒草蔓,流竭半池空。纫珮兰凋径,舒圭叶翦桐。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架海波澄镜,韬戈器反农。八表文同轨,无劳

碧桃花树下,大脚墨婆浪,未说铜钱起,先铺芦席床。

龙章凤姿中散,麞头鼠目十郎。一遗恨悲风操,一老死偃月堂。

吉祥寺里千堆锦,绿发仙人对花饮。腰鼓金盘五色蓝,醉归犹带花枝寝。东风壬子几清明,三百年来寺已倾。沙河塘上痴儿女,犹诵钱塘太守名。看花我亦逢壬子,况是清明非偶耳。莫论南浦与西湖,楚水吴山正相似。青莲居士识前因,金粟如来见后身。总不能知尘外劫,也须曾是会中人。

山山明月路,何处认梅花。石色冷如水,溪流白似沙。清吟幽客梦,华发故人家。相见即归去,已应河汉斜。

神女调温液,年年待圣人。试开临水殿,来洗属车尘。暖气随明主,恩波浃近臣。灵威自无极,从此献千春。

推枕睡未醒,暖汤呼我沐。朝日明瓦沟,夜雨填涧谷。出门正东望,青山绕茅屋。郁郁林树姿,练练云气绿。如以千丈缟,缠此两衲足。山方净眉髻,我亦纵耳目。欣然欲推挽,容抱犍与犊。生□□静佳,世事苦局促。薄田在东野,耒耜手未触。如何有暇日,煮石饮溪渌。散愁一过从,免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