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匏庵作板屋诗以落之》
拼音和注音
zhú lóu pǒ gāo hán , máo tíng fù bēi xià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高寒:高寒gāohán地势高而寒冷高寒山区;比喻人的品格清高绝俗省斋先生太高寒,肯将好语博好官?
竹楼:竹楼主要指两层或以上的竹结构楼房,属于南方“干栏式建筑”的一种。是傣族的标志民居。又称傣家竹楼。
卑下:1.低洼、低矮。2.低贱的身分或地位。3.轻视、看不起。地位、品格等低下。4.谦敬;退让。5.指晚辈。6.地位、品格等低下。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竹楼颇高寒,茆亭复卑下。
卑高两适宜,无如板屋者。
制朴体势牢,费省工力寡。
虽然立四柱,乃不施片瓦。
无阶安碝磩,有壁谢垩赭。
方可横二弓,低莫旋疋马。
石几浅作台,蒲团小为坐。
有如卧车厢,又似泛船舸。
深温最宜冬,爽垲仍便夏。
可以舒简编,可以陈盏斝。
谁能善丹青,为予备模写。
写示五侯家,相校何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