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忆鹤

拂拂云衣冠紫烟,已为丁令一千年。
留君且伴居山客,幸有松梢明月天。

作品评述

《和人忆鹤》是唐代韩常侍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羡慕丁令鹤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并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拂拂云衣冠紫烟,
已为丁令一千年。
留君且伴居山客,
幸有松梢明月天。

诗意和赏析:诗词以形容鹤的独特形象作为出发点,以此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拂拂云衣冠紫烟”形容了鹤羽毛的美丽和纯洁,也让人想象出鹤在高山云雾之中的自由自在。在诗人的想象中,诗人将鹤与丁令(唐代官职)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丁令鹤这一形象的向往和羡慕。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留下山中客人与他共同居住,表达了他希望与山中的客人一同分享宁静和自然的愿望。最后一句“幸有松梢明月天”,描绘了山中的景象,突出了宁静和祥和的氛围。

整首诗以雅致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山水景观的赞美和感慨。通过对鹤的描绘和山中景色的展示,诗人将内心对自由和宁静的愿望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营造出清新雅致的意境,给人以美好的感受。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山水自然和心灵追求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韩常侍——唐代诗人,著有《句》、《和人忆鹤》等。

诗词推荐

昔年行乐伴王孙,事尽清狂是后园。一榻竹风横懒架,半轩花月到顽盆。佳人暗引莺言语,芳草闲迷蝶梦魂。今日凄凉旧春色,可堪烟雨近黄昏。

秋尽江干雁影低,怀人只隔乱峰西。生憎流水为衣带,却笑浮云学马蹄。霜下晓枫红历历,烟中寒柳碧凄凄。相期不共钱塘月,空负扁舟下霅溪。

三闾一去湘山老,烟水悠悠痛古今。青史已书殷鉴在,词人劳咏楚江深。竹移低影潜贞节,月入中流洗恨心。再引离骚见微旨,肯教渔父会升沈。

容典既膺,台备既正。羽术外列,扬颜中映。如帝如天,以庄以靓。六宫承式,二南流咏。

带郭人烟少,通村径路微。水光浮栋宇,野色动窗扉。小树无重数,前山不合围。艰危邻虎窟,奔迫诡牛衣。白舫意何适,丹枫看即稀。西园小茅屋,知复几时归。

烟雨蒙蒙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但令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饮寒泉逢牴触。赤霄悬圃须往来,翠尾金花不辞辱。江中淘河吓飞燕,衔泥却落羞华屋。皇孙犹曾莲勺困,卫庄见贬伤其足。老翁慎莫怪少年,葛亮贵和书有篇。丈夫垂名动万年,记忆细故非高贤。

蛮径寻春春早,千点雪,已飞梅。席地插花传酒、日西催。莫作楚囚相泣,倾银汉,洗瑶池。看尽人间桃李、拂衣归。

筑台临水巧安排,万象轩昂发瘗埋。南岭崩腾来不尽,北山断续意尤佳。平时战伐皆荒草,永日登临慰病怀。更欲留诗题素壁,坐中谁与少陵偕。

夷白不应忘北湖,住持事繁无近书。北湖头白更馋相,何日从之听木鱼。

贤圣为上兮,必俭约戒身,鉴察化人,所以保福也。如何不思,荒恣是为?上下隔塞,人神怨奰;敖恶无厌,不畏颠坠。圣贤为上兮,必用贤正,黜奸佞之臣,所以长久也。如何反是,以为乱矣?宠邪信惑,近佞好谀;废嫡立庶,忍为祸谟。

老去惟思彻骨清,便无弱水限仙瀛。士龙犹记当时梦,梦想如今海上城。

涨水东流满眼黄,泊舟高舍更情伤。一川木叶明秋序,两岸人家共夕阳。乱后江山元历历,世间歧路极茫茫。遥指长沙非谪去,古今出处两凄凉。

金屋煌煌丽九天,朝歌夜舞艳神仙。寻常只道西湖好,不识淮南是极边。

王孙别舍拥朱轮,不羡空名乐此身。门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

茂草平堪藉,长杨绿自垂。郊晴艾帐远,桥迥犊车迟。有鹤迎飞盖,无蛇赌赐卮。秦楼何用识,马尾结青丝。

布袜与青鞋,山巅复水涯。閒为真富贵,吟是好情怀。既可全吾乐,何惭与世乖。自随无畚插,忘死亦忘骸。

玉貌香腮天赋与,清姿不假铅华。素芳寻在五陵家。欲知春信息,庾岭一枝斜。别有玲珑潇洒处,月梢淡影笼遮。休教羌笛一声嗟。宫妆犹未似,留取意无涯。

三年发箧墨犹新,踪迹虽疏意更亲。云雾渚宫迷远梦,兵戈青海困飞尘。飘零剑外参谋客,怆恻山阳感旧人。今古交情如覆水,为君涕泪洒新春。

先生来潮南,先生一时屋。潮南得先生,潮南千载足。呜呼潮南俗亦淳,先生遗树今犹存。春山二月春鸟响,游人树底罗酒尊。尊残倚树初不语,暗觉山翁泪如雨。山翁之泪良可怜,我生不及元和前。元和万事已尘土,惟有嵒边留此树。树本於人果何识,为是先生手亲植。先生一去今几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