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诸公从驾景灵宫二首

太清宫庙近蓬莱,连日天门六扇开。
万乘旌旗冲晓过,两宫舆辇诘朝来。
城中三水河通汉,庭下千官棘映槐。
老稚扶攜同祝圣,年年常此望昭回。

作品评述

《次韵诸公从驾景灵宫二首》是苏颂所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景灵宫庙的壮丽景象。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太清宫庙近蓬莱,
连日天门六扇开。
万乘旌旗冲晓过,
两宫舆辇诘朝来。
城中三水河通汉,
庭下千官棘映槐。
老稚扶攜同祝圣,
年年常此望昭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景灵宫庙的盛景。太清宫庙靠近蓬莱,天门六扇门日夜敞开。万乘车马的旌旗在黎明时分奔驰而过,两宫的车辇在清晨驶向朝廷。城中的三条水道与大河相连,庭院里的千官行走,官员们的身影在槐树下倒映出棘棘相对的景象。老年和幼稚的人们相互扶持,一同祝福圣明君主,每年都常常在这里期待着君主的归来。

赏析:
这首诗以景灵宫庙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宫庙的繁荣和庄严。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如太清宫庙近蓬莱、连日天门六扇开,形象地表现了宫庙的壮丽景象。通过描述万乘旌旗冲晓过、两宫舆辇诘朝来,诗人生动地描绘了宫廷的繁忙场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中的城中三水河通汉、庭下千官棘映槐,则展现了宫廷的庄严和宏伟。最后两句“老稚扶攜同祝圣,年年常此望昭回”则表达了人们对君主的期盼和祝福,增加了诗词的情感色彩。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灵宫庙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的繁荣和庄严,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君主的忠诚和期待。整体上,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情感真挚,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兀兀篮舆足欲拳,聊扶藜杖步山边。招提此去无多地,且就僧房借榻眠。

才看桃李锦成围,忽使园林绿作堆。远草将人双眼去,飞花引蝶过墙来。簿书节里无多著,怀抱朝来得好开。已是七分春去了,何须鸟语苦相催。

美酒步兵厨,古人尝宦游。赤城临海峤,君子今督邮。吏隐丰暇日,琴壶共冥搜。新诗寒玉韵,旷思孤云秋。志士诚勇退,鄙夫自包羞。终当就知己,莫恋潺湲流。

太白摇芒芒,只在西山阳。常言欲千里,一夜千里长。酒尽还磊磈,出匣鸣干将。兰菊犹有秋,白日安可量。

东风犹是玉为尘,静女冰肌小带皴。尚压芳华擅春事,枉当穷腊议花神。仙姿绝俗遗群妒,鼎实收功看一新。疎影暗香吾袖手,天容诗伯继黄陈。

下江逢好春,入城赏新霁。千花春有机,四望天无际。老篙不语还,晦迹得少憇。登览且穷探,岂顾跋涉滞。

颇闻送者诗盈轴,我有樵歌子试听。岩邑虽然人所畏,畲民均是物之灵。二升饭了官中事,一字廉真座右铭。见说守侯如召杜,断无走吏至公庭。

蒙君知重惠琼实,薄起金刀钉玉深。

桫椤古树常占岁,在昔曾看北海碑。今日四方俱大稔,不知荣悴向何枝。

仙师足厌踏京洛,亦复懒控茅峰鹤。遗形聊示德充符,闭目定从陈铁脚。

千卷长书万首诗,朝蒸藜藿暮烹葵。清时名立难皆我,晚岁途穷亦问谁。碧岸钓归惟独笑,青山耕遍亦何为。寻常抖擞怀中策,可便降他两鬓丝。

事在可疑,有司难之。次子论列于朝,特封寿光县太君。诰词有蕴仁积善之褒,因采纶言以名所居之堂曰“积善”,日与亲旧歌酒为寿于其间,命族孙端礼作庆寿光曲,以纪一时之美。其词曰:丹扆疏恩,庆闱受命,圣朝广孝非常。大邑高封,名兼寿考辉光。闾巷相传盛事,焕丝五色成章。

冬燠阳淫遇上春,飞霙爽彻浩无垠。凌霄据壤平窪凸,破块抽萌蚀腐陈。皎洁肌容宜夜觌,培堆靀髿诘朝新。匀匀帝泽烝民粒,止止人寰世界尘。野渡舟沈堆鹭羽,豪家堂下散瑶珉。袁生高卧诚清尚,慧可安心奈苦辛。

诗变齐梁体已浇。香奁新制出唐朝。纷纷竞奏桑间曲,寂寂谁知爨下焦。挥彩笔,展红绡。十分峭措称妖娆。可怜才子如公瑾,未有佳人敌小乔。

石洞幽回处,深林下鹿群。溪喧前夜雨,鸟语半山云。树暗闻岚气,岩明见溜文。藤花照潭水,风日共纷纷。

面皮如夷惯风霜,焉肯托根桃李场?转首江南春似梅,一声箫管月苍苍。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数载蹉跎罢搢绅,五湖乘兴转迷津。如今野客无家第,醉处寻常是主人。

良宵公子宴兰堂,浓麝薰人兽吐香。云带金龙衔画烛,星罗银凤泻琼浆。满屏珠树开春景,一曲歌声绕翠梁。席上未知帘幕晓,青娥低语指东方。

马踏尘上霜,月明江头路。行人朝气锐,宿鸟相辞去。流水隔远村,缦山多红树。悠悠关塞内,往来无闲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