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十六夜对月

急桨浮天阔,长江得月迟。
最怜新缺后,全胜未圆时。
夜雪潮千尺,秋风桂一枝。
潜蛟易翻动,怨笛莫惊吹。

作品评述

《浙江十六夜对月》是宋代诗人郑克已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急桨浮天阔,长江得月迟。
最怜新缺后,全胜未圆时。
夜雪潮千尺,秋风桂一枝。
潜蛟易翻动,怨笛莫惊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浙江长江上观赏月亮的景象。诗人以流动的船桨迎着澎湃的江水,船行天际,但月亮却迟迟才升起。他最喜欢月亮刚刚升起后的时刻,因为此时月亮尚未完全圆满,留下一部分空缺,这种未圆的美更令他感动。他同时提到了夜晚的雪花和秋风,以及一枝桂花,突出了季节的特征。他用“潜蛟易翻动”和“怨笛莫惊吹”来形容月亮的余晖,抒发了自然美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浙江长江夜晚的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独特感受。诗人通过对急流的桨声描写,营造出船行天际的宏大氛围,与浩渺的江水和迟迟升起的月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对月亮的情感表达也是独到的,他欣赏未圆的月亮所带来的美感,这种留白的美让人感到一种遗憾和温柔。诗中的夜雪和秋风,以及一枝桂花,增添了诗意的层次和节令感。最后两句“潜蛟易翻动,怨笛莫惊吹”,以隐喻的方式描绘了月亮余晖的美妙,给人以耐人寻味的感觉。

这首诗的意境清新,用字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月亮美丽和短暂的感慨。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美好的瞬间,感受生命的美好与不完整所带来的韵味。

诗词推荐

志士山栖恨不深,人知已是负初心。不须先说严光辈,直自巢由错到今。

本逐征鸿去,还随落叶来。菊花应未满,请待诗人开。

龙光长老有大竹,肯为东坡斫两竿。可是孟郊家具少,请师分我碧琅玕。

至人心如云,去住叭所适。飘摇涉四海,岂复校喧寂。朅来王城游,红尘暖晨夕。忽思还故峰,不可留宿昔。离合毕自然,於何寄驭戚。从兹坐林下,白首傲泉石。山鸟集掌中,巴猿侍瓶锡。寺前烟蔓深,何处求行迹。

尔到江陵府,何时到峡州。乱难生有别,聚集病应瘳。飒飒开啼眼,朝朝上水楼。老身须付托,白骨更何忧。

海南一片旧田园,松竹迎风幸可怜。拂拭藤枝倚床畔,隄防人问祖师禅。

双屐冲烟上泰台,欲将老眼傍天开。春深叠嶂晴看雪,雨后飞泉夜听雷。玉节攒苍烟浩渺,群山裂翠壁崔嵬。目前齐鲁何须问,千古登封只草莱。

见说南楼秋气多,夜凉槐荫影婆娑。满怀风月成辜负,奈此青州从事何。

中夜忽闻雨,迟明殊未收。都缘数日热,变此一庭秋。不但梅当熟,从来夏或裘。可怜方止酒,何日畔牢愁。

宝瑟屏金深深处,斑衣箫玉香中。人生二美古难逢。杏苑今朝喜共。一霎豆花新雨,半帘梧叶清风。年年此景绿尊同。笑指南山称颂。

还乡夫子遇贤侯,抚字情知不自由。莫把一名专懊恼,放教双眼绝冤仇。猩袍懒著辞公宴,鹤氅闲披访道流。犹有九华知己在,羡君高卧早回头。

患气经时久,临江卜宅新。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

客来竹林下,时闻涧中琴。经房在幽竹,庭户皆春阴。孤吟遂忘返,烟景生逾深。

瓮头竹叶经春熟,阶底蔷薇入夏开。似火浅深红压架,如饧气味绿粘台。试将诗句相招去,倘有风情或可来。明日早花应更好,心期同醉卯时杯。

云海相望定渺然,已惊别梦不成圆。他年胜处烦推毂,此道沧洲好待看。

冰霜满清汉,此地送君归。天涯作远别,怀抱殊依依。短亭临灙水,杨柳长条稀。道傍有寒梅,幽香扑人衣。折以持赠君,爱之含春晖。酒罢不可留,晚鸿随马飞。

伶伦窥管夜飞灰,万紫千红暗剪裁。微雨绩天烟织雪,寒风簸水月筛梅。寿鸠索妇花前笑,鳏燕呼雏柳外哀。春色无边茶未荚,社前犹欠一声雷。

司空远寄养初成,毛色桃花眼镜明。落日已曾交辔语,春风还拟并鞍行。长令奴仆知饥渴,须着贤良待性情。旦夕公归伸拜谢,免劳骑去逐双旌。

日出华山阳,月出庐山岗。巫山云漠漠,雁山烟苍苍。

马踏巉岩缓著鞭,汉州城外看青天。云横叠嶂吞残日,风卷崇冈起晓烟。地拔翠峰森似笋,溪明锦石小如钱。官邮睡足出门去,信口语言诗未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