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阳得

喟然置琴书,白日闲如此。
共以蓬蒿身,相去南北里。
高楼多远心,流云过如水。
有意不能言,悲来但思尔。

作品评述

《示儿阳得》是明代诗人施渐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喟然置琴书,白日闲如此。
共以蓬蒿身,相去南北里。
高楼多远心,流云过如水。
有意不能言,悲来但思尔。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白天悠闲自得的情景中,对离别之情的表达。他静坐于一旁,放下琴书,心情空闲而自在。他和他的亲友们相距遥远,就像南北两地那样遥远。尽管有高楼相隔,但他们的心却紧紧相连,就像流动的云彩一样自由。诗人有很多情感和意愿,但却无法言喻,只能在悲伤来临时默默地思念。

赏析:
施渐的《示儿阳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人在诗中表达了离别之痛和思念之情。他放下琴书,静坐思索,白天的时光对他来说是悠闲自得的。诗中的南北之别象征了离别的距离,但诗人指出,即使相隔遥远,他们的心仍然紧紧相连,像流动的云彩一样自由。诗人的意愿和情感无法言尽,只能在悲伤降临时默默地思念。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和无法言喻的痛苦,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意象,深情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它描绘了离别的苦痛和思念的无奈,同时也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纽带。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对亲友的深深思念,思考离别与相聚之间的情感体验。这首诗词在情感表达和意境构建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诗词推荐

九年坐兀兀,胡僧无妙诀。长安路坦然,夜行人不绝。

彤史佳声载,青宫懿范留。形将鸾镜隐,魂伴凤笙游。送马嘶残日,新萤落晚秋。不知蒿里曙,空见陇云愁。

谢瞻屋裹立篱墙,似水弘微粪也尝。康乐始兴门户尽,聿修祖德独柴桑。

凡桂一枝芳,陡觉秋容静。月里人间总一般,共此扶疏影。枕畔忽闻香,夜半还思省。争奈_娥不嫁人,寂寞孤衾冷。

长乐晚彩戏莱衣。奄忽梦报仙期。帝乡渺渺乘鸾去,啼红嫔御不胜悲。苍梧烟水杳难追。肠断处、过江时。银涛千万叠,不知何处是瑶池。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灵龟千年口不食,以背负床饮其息。吾家两龟岂徒不食亦不息,寿与万古无终极。济南晁君博物天地通,夜窥牛斗颇似晋司空。指我两龟有名字,大龟为九江,小龟号千岁。老龙洞庭怒,荡覆尧九州。禹咄嗟,水平流。九江无波拍天浮,中有大灵背如丘。南风吹楚泽,莲叶清欲秀。有物中作

一昨题诗诉苦霖,果然连夜卷曾阴。尽收行雨瑶姬赐,不徇世情巫峡心。喜鹊满枝朝日淡,哀猿何处宿云深?水门山径高齐外,一枕清风屏万金。

老荷君恩许醉眠,散人名号媿妨贤。久叨物外清闲福,麤识诗中造化权。风月四时随指顾,乾坤一气入陶甄。新秋更欲浮沧海,卧看云帆万里天。

楷楼澹沲冬日斜,半世三钟并五车。处处变禅作居士,年年行脚见僧伽。偶然摩腹船鸣鼓,聊复捐书雁聚沙。先遣毛锥交说似,即今镜里有霜华。

竹色隐波流不去,莲香浮坐断还闻。诛茅结宇才方丈,占尽清风与白云。

古往今来恨莫穷,不如沈醉卧春风。雀儿无角长穿屋,鹦鹉能言却入笼。柳惠岂嫌居下位,朱云直去指三公。闲思郭令长安宅,草没匡墙旧事空。

雪边春信到衡茅,谁遣梅兄慰寂寥。秀气一枝抽嫩玉,寒英五叶剪生绡。月移疏影窗前挂,风递清香竹外飘。几许吟魂招不返,急催兰弟读离骚。

心觉清凉体似吹,满风轻撼叶垂垂。无端种在幽闲地,众鸟嫌寒凤未知。

景阳妆罢琼窗暖,欲照澄明香步懒。桥上衣多抱彩云,金鳞不动春塘满。黄印额山轻为尘,翠鳞红稚俱含嚬。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一官安敢问青膻,形影相看祗自怜。黄鹄已登清汉去,白鸥空占浅沙眠。杏花开遍芜城雨,柳色浑铺瓜渚烟。老眼生疏堪自笑,浪惊风物向淮天。

化工收拾芳菲,晕酥翦彩迎春禊。江山影里,泰阶星聚,重寻古意。曲水流觞,晚林张宴,竹边花外。倩飞英衬地,繁枝障日,游丝驻,羲和旆。云避清歌自止。放一钩、玉沈寒水。西园飞盖,东山携妓,古今无愧。闻道东君,商量花蕊,作明年计。待公归,独运丹青妙手,忆山阴醉。

我昔初机学道迷,万水千山觅见知。明今辨古终难会,直说无心转更疑。蒙师点出秦时镜,照见父母未生时。如今觉了何所得,夜放乌鸡带雪飞。

西真姊妹。只这梅花是。乘醉下瑶池,粉燕支、何曾梳洗。冰姿素艳,无意压群芳,独自笑,有时愁,一点心难寄。雪添蕊佩。霜护盈盈泪。尘世悔重来,梦凄凉,玉楼十二。教些香去,说与惜花人,云黯淡,月朦胧,今夜谁同睡。

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一作虚舟寄渺茫。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