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留别)

相逢一笑,又成相避,南雁归时霜透。
明朝人在短亭西,看舞袖、双双行酒。
歌声此处,秋声何处,几度乱愁搔首。
如何不寄一行书,有万绪、千端别后。

作品评述

《鹊桥仙(留别)》中文译文:

相逢一笑,又成相避,
当南雁回返时,霜已透。
明朝人在短亭西,
看舞袖双双酒行。
歌声此处,秋声何处,
几度乱愁搔首。
如何不寄一行书,
有万绪、千端别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光祖的《鹊桥仙(留别)》,描绘了离别时的凄凉和对别离的思念之情,以及寄情于江南秋色的愁绪。

诗中首先写到相逢后的再别离,形容了人们变幻莫测的情感,感叹时光如白驹过隙般瞬间消逝。随后,描述了南雁归来时,秋天的霜已透了,暗示时间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离别的人也已经分别走向各自的生活。

接着,诗人描绘了明日早晨的景象,说明明天会有一些人在短亭西等待,看着舞袖双双行酒。这里透露出仍有欢乐和喜庆的氛围,然而与此同时,诗人却借此以表达对已经离别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歌声此处,秋声何处”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纷乱愁绪。虽然在别离时心怀万般遗憾,但却没有寄出一封离别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这里具有一种含蓄和犹豫的表达方式。结尾处的“有万绪、千端别后”表达出离别后各自的生活依然存在无尽的牵挂与纠结。

诗中的意象以及对离别的描绘非常细腻而感人。通过对时间的变幻、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内心情绪的婉转表达,诗人将离别的苦痛与思念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流畅而含蓄,引人入胜,有着浓厚的诗意与情感。

作者介绍

刘光祖[公元一一四二年至一二二二年]字德修,简州阳安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卒于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八十一岁,登进士第。除剑南东川节度推官。淳熙五年,(公元一一七八年)召对,论恢复事,除太学正。光宗时,为侍御史,极论道学所系。徙太府少卿,求去不已,除直秘阁潼川运判。后官至显谟阁直学士。卒,谥文节。光祖著有后溪集十卷,《宋史本传》传于世。

诗词推荐

簪去良朋未月期,无邪端欲正吾思。近来自服无他药,一卷中庸对证医。

宋词

寒青拔起二千石,山是一分云一分。切莫向渠谈世事,怕渠说与沈休文。

宋词

江上层楼翠霭间,满帘春水满窗山。青枫绿草将愁去,远入吴云暝不还。

宋词

陆子壮已穷,百计不救口。蜀道如上天,十年厌奔走。还乡困犹昨,负郭无百亩,虽云饥欲死,亦未丧所守。虚名一画饼,陈迹几刍狗?但思从壮士,大猎云梦薮。长戈白如霜,烂漫载牛酒,箭穿乳虎立,车辚苍兕吼,归来数禽获,毛血洒户牖。人生贵适意,富贵安可苟。

宋词

楚血未干衣,荆虹尚埋辉。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归。

宋词

月满千门夜未央,忆陪多士凑文场。露将寒透银袍冷,兴与秋来笔力刚。十载转头成昨梦,一身为客尚他乡。为言桂苑聊镳客,要折高枝压从芳。

宋词

五十年来命压头,即今残发不禁愁。乱鸦阵起霜天晚,落叶声乾古渡秋。小市啜醨聊兀傲,长亭秣蹇得迟留。一身自处穷如许,幸是无因为国谋。

宋词

殊方令节也堪怜,可咏江涵雁影篇。买得紫萸虚市里,种成黄菊小池边。相逢便是华胥国,一醉宁惭玳瑁筵。何必登临追旧俗,南山秋气自超然。

宋词

浩浩乾坤阔,微微见断山。颇兴浮海意,吾道正多艰。

宋词

七树怀郑薰,千尺羡晋峤。弘景招不来,俯仰但长啸。

宋词

我坐名过实,讙哗自招损。汝幸无人知,莫厌家山稳。

宋词

曾因避仇去,竟作倦游归。梅蕊经青眼,缁尘染素衣。湖山新有得,岁月旧成非。小定能来否,柴关夜启扉。

宋词

秋尽角声苦,逢人唯荷戈。城池向陇少,岐路出关多。雁远行垂地,烽高影入河。仍闻黑山寇,又觅汉家和。

宋词

门前苔绿路无迹,窗下书昏云满楼。况是幽人本多睡,饮空小社一尊休。

宋词

梅雨成霖,倦永昼、暑行岩曲。爱云梢翠樾,枕谿蓬屋。轻木凌波冲卷雪,飞泉奔壑呜哀玉。羡渔翁、终岁老烟波,披蓑绿。嗟客宦,荒松菊。颓壮志,青编竹。更长年谙尽,是非荣辱。钟鼎无心时节异,山林有味箪瓢足。感故人、於此赋归欤,思之熟。

宋词

淮南卧理后,复逢君姓汲。文采非寻常,志愿期卓立。深江东泛舟,夕阳眺原隰。夏夜言诗会,往往追不及。

宋词

一庭影浸梧竹。

宋词

少壮如昨日,忽已及耄期。旧友散莫收,亦复少新知。言归镜湖上,日日醉东篱。自笑如寒蠂,裴回残菊枝。

宋词

朝辞桐柏水,时序又殊方。河抱中原转,天围远树苍。绪风啼鸟变,红雨落花忙。坐惜春芳晏,高歌西日黄。

宋词

满城风雨满城尘,盖紫藏红漫惜春。春去自应无觅处,可怜多少惜花人。

宋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