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还如春色好,西风莫漫撼东篱。

出自清末近现代初代吴妍因的《咏菊二首(其一)》

出自清末近现代初吴妍因的《咏菊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qiū sè hái rú chūn sè hǎo , xī fēng mò màn hàn dōng l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西风:从西边吹来的风。亦指我国秋季所吹来自西方或西北方向的季风。西方国家的风尚、潮流。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春色:(名)①春天的景色;春光:~满园|~撩人。②指酒后脸上泛红或脸上呈现的喜色:他喝得尽兴,脸上已有~。

秋色:(名)秋天的景色。

东篱:1.东边的竹篱。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人多用以代指菊圃。2.园圃名。宋陆游《东篱记》:“放翁告归之三年,闢舍东茀地,南北七十五尺,东西或十有八尺而赢,或十有三尺而缩。插竹为篱,如其地之数……名之曰‘东篱’。”3.元代散曲大家马致远的号。参见「马致远」条。

吴妍因

不详


原诗

不期青女忍相欺,老圃新枝竞吐奇。

秋色还如春色好,西风莫漫撼东篱。

诗词推荐

三为众,一日寿。粃糠前,珠玉后。非面朋,乃益友。松竹鹤,同耐久。

万面鲸波朝日赤,沧洲四望无穷极。海山何处是蓬莱。遍问渔翁都不识。

自去长干侧,终年桂岭西。新秋望乡处,无奈白云迷。

威凤翔紫气,孤云出寥天。奇采与幽姿,缥缈皆自然。尝闻陶唐氏,亦有巢由全。以此耸风俗,岂必效羁牵。大君遂群方,左史蹈前贤。振衣去朝市,赐告归林泉。滑和固难久,循性得所便。有名皆畏途,无事乃真筌。旧壑穷杳窕,新潭漾沦涟。岩花落又开,山月缺复圆。轻策逗萝径,幅巾

万亩坟山遍野阴,几年樵采到如今。藩篱有限重加护,斤斧无端免见侵。缺处更须频检校,暇时何惜一登临。先君暗里应倾倒,方信流长源更深。

今朝田事毕,野老立门前。拊颈望飞鸟,负暄话余年。自从备丁壮,及此常苦煎。卒岁岂堪念,鹑衣著更穿。

家依楚塞穷秋别,身逐孤舟万里行。一曲巴歌半江月,便应消得二毛生。

吾闻达士道,穷通顺冥数。通乃朝廷来,穷即江湖去。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往往即事中,未能忘兴谕。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

城上危楼势孤峙,楼头尽见湖中水。水色澄明游者多,古来雅以鉴为比。家家画舫日斜归,处处菱歌烟际起。清涟蒙润一都会,碧底涵空三百里。溥哉利及镇东人,而我常嗟马臻死。今滋史君多感慨,所以望湖心不已。频登雉堞追古往,盛集宾朋为宴喜。楼南极目芙蓉花,万叠红英照千骑。

翠竹茎疏,碧溪流浅,绮窗为尔时开。依稀远岸,才见一点寒梅。冷定半疑是雪,因风还度暗香来。醉清兴,瘦策过桥,黄帽青鞋。繁枝正微雨后,似怨人知晚,泪浥冰腮。殷勤百绕,留连踏遍莓苔。报道玉人睡觉,菱花初试晓妆台。携归去,粉额殢人,比并轻抬。

香胜烧兰红胜霞,城中最数令公家。人人散后君须看,归到江南无此花。

南浦随花去,回舟路已迷。暗香无觅处,日落画桥西。

柳疏桐下晚窗明,只有微风为折酲。唯欠白绡笼解散,洛生闲咏两三声。

结绮临春歌舞地,荒蹊狭巷两三家。东风漫漫吹桃李,非复当时仗外花。

锡杖凌空去复还,片云缥缈伴身闲。春风错种醍醐草,引得牛来食雪山。

身非居士常多病,心爱空王稍觉闲。师问寄禅何处所,浙东青翠沃洲山。金岭雪晴僧独归,水文霞彩衲禅衣。可怜石室烧香夜,江月对心无是非。

春过莺花无处寻,移舟行近古城阴。褰衣水上收残片,倾耳枝间觅好音。山隔曲堤迷远近,鱼跳文藻乱浮沉。飘然自得江湖趣,陡起归与万里心。

晨车去遥遥,将子城之隅。城隅何所有,有荷复有蒲。念当与子别,思心立踟蹰。它人岂无友,非子谁为娱。折荷勿涉水,涉水濡子车。安得琼瑶华,采掇为子需。

空林挂夕阳。

残年江上雪,犹记别君初。回首更新岁,相思怨索居。长贫知有味,病目近何如。惟有庭蕉叶,朝朝对读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