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坑探梅

岭上寒梅自看栽,山斜一半似屏开。
春寒点点枝头雨,为有东流水过来。

作品评述

《剡坑探梅》是一首宋代王铚创作的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剡溪的山坑里观赏寒梅的情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剡溪山中的寒梅,是作者自己种植的。这些梅花在山坡上生长,自然而美丽,仿佛山坡的一部分打开了,像一块屏风。春寒时节里,雨点点地洒在枝头上,仿佛是因为有东流的水流过这里而带来的。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寒梅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感受。寒梅是冬季中的瑰宝,它们在寒冷的季节里开放,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作者将寒梅与山坡、雨水和流水相结合,展示了大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此外,这首诗词还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抒发了作者对流动和变化的追求。梅花的开放和雨水的滋润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美妙。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主题,通过对寒梅、山坡、雨水和流水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变化的思考。读者通过欣赏这首诗词,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活力,进而引发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思。

作者介绍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爲湖南安抚司参议官。着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爲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须发老白,眉目穷愁。六窗寒照雪,一点冷摩秋。乾处著脚,闹里刺头。枢静机活兮,全放全收。

瘦筇支我上高寒,风露凄清酒力悭。千里人邀千里月,一重楼见一重山。筵前飞雪喷焦遂,槛外行云遏小蛮。便好翻身驾黄鹄,直将情枉扣天关。

淮海同三入,枢衡过六年。庙斋兢永夕,书府会群仙。粉壁连霜曙,冰池对月圆。岁时忧里换,钟漏静中传。蓬发颜空老,松心契独全。赠言因傅说,垂训在三篇。

倮葬畏礼法,厚葬索衣衾。金缕与玉柙,五陵非不深。万宝埋幽光,苦为群盗寻。上古莫封植,弃之中野林。上以饱飞鸟,下从蝼蚁侵。人情远臭腐,焉知孝子心。死者或有知,自亦畏奢淫。

袅袅沉水烟,乌啼夜阑景。曲沼芙蓉波,腰围白玉冷。

倦游长闭读书斋,重与人交省往来。陡觉心中生羽翼,只缘句里挟风雷。

万山飞不出,守令最相亲。

老圃君何学,中心切养亲。从来啜菽处,便作采兰人。百行当无愧,三牲未足珍。孝廉方察举,勉勉讵长贫。

岁月骎骎苦易过,凝霜还见委庭莎。从来桑下不三宿,此去榆光尚几何。旧社久流谁复记,远公难觅恨空多。诸贤赖有刘雷在,时寄新诗到薜萝。

南阳令尹振华镳,三月春风困柳条。携手河梁愁欲别,离魂芳草不胜招。壼觞调笑平民讼,宾客风流醉舞腰。若见贤如武候者,为言来仕圣明朝。

欲废推敲几岁华,诗葩君至复萌芽。吟章既富旧成帙,生计无多新载家。胸著古今书拍塞,墨行真草字横斜。年逾八十身方健,高把松乔寿未涯。

于穆元后,元临紫宸。飞緌星拱,建羽林芬。徽羽是奉,鸿名愈新。荷兹介祉,永永无垠。

表表耆英,松柏贞刚,冰霜洁清。正持囊紫禁,急流勇退,步角巾绿野,闲处安身。里社鸡豚,家山猿鹤,物我相忘法从荣。东溪畔,似非熊尚父,在渭之滨。闲来袖手梅亭。似桃李纷纷谷自春。算高风难进,缙绅楷式,颓波屹立,乡曲仪刑。厚德清名,疏星碧落,屈指如公今几人。无他祝

试笔山窗竹影凉,闲临小字换鹅章。定巢燕子时飞过,带得残花落纸香。

春前已岁换,岁后始春来。綵燕随宜帖,缯花斗巧开。

君向岘山游圣境,我将何以记多才。叮咛堕泪碑前过,写取斯文寄我来。

曲江二十年前会,回首芳菲似梦中。老去京华度寒食,闲来野水看东风。树头绛雪飞还白,花外青天映更红。闻说琳宫更佳绝,明朝携酒访城东。

初阳收久雨,淳祐第三春。聊与众行乐,稍欣农食新。俱蒙青帝力,莫问紫姑神。座上遨头作,流传遍郡人。

秀发千峰霁,清涵万里秋。沧江天上落,明月镜中流。眼与魂俱断,身依影独留。为怜幽兴极,不见尔来游。

今日论形胜,全淮正上流。老成资毕召,俊异集枚邹。共说从军乐,休歌出塞愁。乡邦饶杞梓,君已拔其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