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根港欲泊不泊其况可想

梅港绝梅根,渺莽芦与荻。
芦荻摇北风,正逢霜雪激。
岸津只两家,泥草落四壁。
何人舟欲进,想惧少遮羃。
我舟强来依,无故此涉历。
所嗟浮寄人,见舟甚仇敌。
其说自和易,举柱累梳剔。
舟子自高骞,呼月吹短笛。
同行更迂旷,索瓶倒馀沥。
浑忘值危途,去住尚怵惕。
胆消羁思苦,此际谁拯溺。
悭囊纵有金,斗升何处糴。

作品评述

《梅根港欲泊不泊其况可想》是宋代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梅港已经没有了茂密的梅树,取而代之的是渺茫的芦苇和荻花。北风吹动着芦苇和荻花,与此同时,霜雪也在猛烈地降落。岸边只有两家,四壁上覆盖着泥土和草屑。有人想要乘船进港,但显然担心缺乏遮蔽物。我勉强靠近这艘船,没有任何理由却涉险前行。诗人感叹流浪寄居的人,见到船只就像是遇到了仇敌一样。他们的说辞千变万化,举起桨来却是繁琐费力。船夫骄傲自高,呼唤着月亮,吹奏着短笛。同行的人更加迂回曲折,索求一瓶倒剩的酒。他们完全忘记了处境的危险,对于离去和停留都感到恐惧不安。胆怯的心情消磨了流浪者的思绪,此时此刻,谁能解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呢?即便囊中有些金钱,一斗米却不知在何处购买。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梅港的景象,一片荒凉寂寞的景色。梅树凋零,取而代之的是凄凉的芦苇和荻花。船只停泊在岸边,船夫吹奏着笛子,诗人和同行的人们在艰难中前行。诗中透露出一种流浪者的苦闷和无奈,以及对于生活现实的思考和困惑。诗人通过描写荒凉的景象和流浪者的心情,反映出宋代社会的困境和人们的生存状态。整首诗词以冷峻、凄凉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无望而绝望的画面,给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印象。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诗词推荐

冻卉归禽易辨巢,烛龙分燿入堂坳。长须喜戒锄荒圃,小队閒思猎近郊。坐计刚筠全直节,行看弱柳发新苞。僧炉遥想煨松柮,犬逐应门认客敲。

往往冥搜宵不寐,时时任性昼仍眠。高情丽句谁偏重,圣代词臣李谪仙。

两公千载士,出处不须齐。好事赵明府,合祠元瀼溪。清芬兰馥馥,往事草萋萋。新额人瞻仰,知君手自题。

福州正月把离杯,已见酴醾压架开。吴地春寒花渐晚,北归一路摘香来。

沿溪复践云,云边访道人。水声齐入耳,由色来遶身。闻君话经济,使我开精神。少微星在此,飞诏何因循。

昔岁登临未衰飒,不知何事爱伤情。今来揽镜翻堪喜,乱后霜须长几茎。

南园鼎盛时,纷纷车马迹。须臾风景异,树老春寂历。盛衰那可常,此理最明白。

先皇教善敞东闱,菲德承宗赖庆晖。为感储筵惊岁月,因瞻台像驻骖騑。楹书乍启钦遗泽,庭树重攀记旧围。畴日学文亲政地,仰怀慈训倍依依。

忆昔韩退之,南征过吾州。持觞看叉鱼,妙句落芳洲。

端闲何以永今朝,拈得筇枝度野桥。三亩空园喧啄木,十寻高树络凌霄。长饥未必缘诗瘦,多闷惟须赖酒浇。兴尽归来又陈迹,一林风叶暮萧萧。

伎俩无多子,逍遥自许时。闲愁且莫著双眉。恰有梅香一点、到幽闺。宠辱棋翻局,光阴鸟度枝。颓然径醉是便宜。拟倩潭风吹绿、涨瑶卮。

杨柳东风尽日吹,柔条应自不禁持。都门三月伤心地,强半青青赠别离。

雾是山巾子,船为水靸鞋。棹摇船掠鬓,风动水槌胸。苦竹笋抽青橛子,石榴树挂小瓶儿。

一生飘泊老江湖,今日别公归故庐。此去怕无相见日,因风或有寄来书。云烟过眼时时变,草树惊秋夜夜疏。人物似公能几辈,不知天下竟何如。

江南冰不闭,山泽气潜通。腊月闻山鸟,寒崖见蛰熊。柳林春半合,荻笋乱无丛。回首金陵岸,依依向北风。

家谱推贤裔,乡评号吉人。佩银成短梦,冠玉漫长身。朱轸鸾胶断,青林鹤表新。空令柱下史,反惜幕中宾。

喜登群玉访幽奇,步步琼瑶力不疲。拂拭棠阴留石刻,天然仙境岂人为。

礼乐既成,肃容有常。奄留消摇,申毕重觞。仰胪所求,降福滂洋。师象山则,以况皇帝。

金门学士富才华,又拥双旌照水涯。海日三竿随放仗,春风五马去如花。帐兵夜握龙泉湿,舞女朝垂锦带斜。君看有唐贤太守,风流常是属诗家。

西羌延国讨,白起佐军威。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马行边草绿,旌卷曙霜飞。抗手凛相顾,寒风生铁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