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夜闻大雷雨

雷车驾雨龙尽起,电行半空如狂矢。
中原腥膻五十年,上帝震怒初一洗。
黄头女真褫魂魄,面缚军门争请死。
已闻三箭定天山,何啻积甲齐熊耳。
捷书驰骑奏行宫,近臣上寿天颜喜。
合门明日催贺班,云集千官摩剑履。
长安父老请移跸,愿见六龙临渭水。
从今身是太平人,敢惮安西九千里!

作品评述

《中夜闻大雷雨》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夜闻大雷雨,朝代:宋代,作者:陆游

雷车驾雨龙尽起,
电行半空如狂矢。
中原腥膻五十年,
上帝震怒初一洗。

黄头女真褫魂魄,
面缚军门争请死。
已闻三箭定天山,
何啻积甲齐熊耳。

捷书驰骑奏行宫,
近臣上寿天颜喜。
合门明日催贺班,
云集千官摩剑履。

长安父老请移跸,
愿见六龙临渭水。
从今身是太平人,
敢惮安西九千里!

译文:
深夜里听见雷雨滚动,
雷车驱动着雨龙冲天而起,
闪电在半空中犹如狂飞的箭矢。
中原大地肆虐了五十年的战火烽烟,
上天终于震怒,将其一洗而净。

黄头部落的女真人失去了灵魂与生命,
他们被捆绑在军门前争相请死。
已有传言,三支箭矢定天山,
又有何妨,我们积聚武力,宛如熊耳。

快马传递捷报奏行宫,
近臣上奏天子,天子喜笑颜开。
明日,宫廷将举办盛大的贺班,
千官云集,他们抚剑而行。

长安的老百姓请求迁离城市,
期待亲眼目睹六龙飞临渭水。
从今以后,我们身处太平之中,
再也不惧怕遥远的西域九千里!

诗意和赏析:
《中夜闻大雷雨》这首诗词是陆游在宋代的时候创作的,表达了对战乱的痛苦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的开头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描绘了雷雨的磅礴景象,雷车驾着雨龙冲天而起,闪电如狂飞的箭矢般在空中游走。这种自然的力量与人们心中所期望的和平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几句则描述了当时的战乱和苦难。中原大地五十年来饱受战争的蹂躏,人们忍受着战争带来的痛苦和苦难。然而,这种苦难也被诗人视为上天对人们过去行为的惩罚,是一种洗刷过去罪孽的开始。

诗中提到黄头女真人被褫夺了灵魂和生命,面缚在军门前争相请死。这是对当时北方游牧民族女真人所受苦难的描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痛苦。

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苦难和战乱之中,而是通过捷报传递的描写,表达国家局势的好转和喜庆的氛围。捷书驰骑奏行宫,近臣上奏天子,天子欢喜地接受了捷报。明日,宫廷将举办盛大的贺班,千官云集,他们抚剑而行,展现出国家重建的希望和繁荣的景象。

最后几句表达了人们的向往和期盼。长安的老百姓请求迁离城市,希望能亲眼目睹六龙飞临渭水,这是对和平繁荣的追求和祈愿。从今以后,我们身处太平之中,不再畏惧遥远的西域九千里,展现出对和平时代的自信和勇气。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雷雨的磅礴景象和战乱时期的苦难,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战争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重建和和平时代的希望,并表达了对未来的积极追求。整首诗词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陆游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撷翠游芳陌,搴英度翠池。戏争人胜负,惊散蝶雄雌。莫折忘忧草,偏怜蠲忿枝。缤纷宁健羡,终委道旁泥。

事业诸公斗长雄,谫才惟愿课田功。谁知弦管江南地,渐有弓刀塞北风。大狝未须搜猛兽,先驱聊用习骄骢。还知武备资文事,要在人心可即戎。

重烦妙手费丹铅,貌出衰容信宛然。君看头颅已如许,岂堪头上著貂蝉。

险韵廋词费讨论,真持布鼓过雷门。更看九日台头句,未用三人月下樽。镜里黄花明白发,海边赤脚踏长鲲。从来相戒莫打鸭,可打鸳鸯最後孙。

转食胶胶扰扰间,林泉高步未容攀。兴来尚有平生履,管领东南到处山。

忽佩鱼符下玉京,长安厩吏驾车迎。淮王旧地馀风物,太史新书见姓名。弩矢前驱殊觉贵,河梁执别岂胜情。小山丛桂图经古,白马骊驹道路荣。鹏海三千须击水,隼旟四十且专城。长淮月色秋宵好,应助诗人思转清。

一蹴登从班,人胡谓公迟。建牙帅七闽,人胡为公疑,公今第一流,志操古与期。两州有遗爱,江西憺霜威。重来长道山,批敕兼琐闱。一片忧国心,辗转中夜思。正色抗危言,传诵满绅緌。造膝有启沃,削藁知者谁。此心与天通,此意上所知。所以名愈尊,万口同一词。进用恐不速,小却

盘盘绝顶抚峥嵘,目尽天涯一掌平。海气腾空摇铁刹,山风卷雾净金城。鞲鹰秋健诸酋帐,苑马宵肥七校营。相顾依然情未已,携壶明日约同倾。

劳将诗什比兵权,兵数虽多气不全。乌合师徒空百万,虎贲精锐只三千。杨镳正突渔阳骑,避箭甘回赤壁船。若许英雄君与操,更当劘励整櫜鞬。

风冷夜窗鸣,离愁相对生。海潮黄歇浦,江岸石头城。穷遇悲孤调,残秋送独行。旧欢倾倒日,不减弟兄情。

得地自成丛,那因种植功。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倒影翘沙鸟,幽根立水虫。萧萧寒雨夜,江汉思无穷。

苍鹤孤山晓,黄花栗里秋。一身虽物外,万国尚眉头。遗老几何在,耆英只麽休。问天天不语,江阔莫云愁。

弱冠论交老更坚,平生风义想前贤。银峰告政一千里,雁塔联名四十年。漫许赤心酬雨露,终成白发傲林泉。酸风送子寒山暮,鸣壑摇松亦泫然。

纷纷满地落红乾,杜宇声中春正残。诗酒情怀公事汩,干戈时节赏心阑。生憎蔓草缘阶碧,却喜今桃向日丹。万里吴天飞不到,剑光空射斗牛寒。

吴姬凌寒吹玉笛,手强误作迟迟声。却来抛眼调行客,中有二月东风情。东风二月杨花满,伯劳朝啼芳思乱。狭斜绣毂易为愁,解后相逢莫肠断。

温公言语药石谱,犹子文章星斗罗。家世有方能治国,宦游无地可降魔。谛观深世著明论,平视贤良方正科。四海共知勋室后,亨年孰似贾生多。

湖天淡荡雁参差,行乐搘筇绕所居。古壁苔荒鸣蟋蟀,水轩风冷谢芙蕖。看云默诵空王偈,拂榻闲开孔圣书。闭户无人慰寥索,草堂深夜照蟾蜍。

每恨从来欠机会,却怜今代少英雄。

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只可谋朝夕,何由保岁寒。

灵山一片不灵石,手斫成器心所惜。凤鸟不至池不成,蛟龙干蟠水空滴。青松火炼翠烟凝,寒竹风摇远天碧。今日赠君离别心,此中至浅造化深。用之可以过珪璧,弃置还为一片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