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微仲常斋

人心非无常,自为外物禁。
喜怒烈火炽,宠辱铦锋森。
从兹失本然,至理而浮沉。
达人解其会,魔军讵能侵。
盘石可转移,明月犹晴阴。
卓然有所立,此道古与今。
颜渊无终食,隈子不动心。
充君名斋志,前修端可寻。

作品评述

《题吴微仲常斋》是宋代李吕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人心并非没有变化,却自己限制了外在的诱惑。
喜怒激烈如燃烧的火,宠辱如铦锋交替。
从此失去了本真的自我,沉浮在世间的至理之中。
有智慧的人能够理解其中的奥妙,邪恶的力量又能侵犯吗?
坚如盘石的信念是可以转移的,明亮的月光也会有阴暗的时刻。
坚定地立于这条道路上,这是古往今来的智慧。
像颜渊那样不辞辛苦,像隈子那样不动心神。
填满君子名士斋室的志向,前辈的修行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世间的境遇和内心的挣扎。诗人认为人心并非一成不变,但是我们自己却限制了外在事物对我们的影响。诗中喜怒、宠辱的描绘,表达了人情世故的复杂性和变幻莫测的性质。

诗人认为,人们容易迷失自我的本真,被世俗的利益所困扰,无法真正理解世间的至理。然而,有些达人能够洞察其中的奥妙,他们的智慧使得邪恶的力量无法侵犯。诗中提到的盘石可转移和明月的晴阴,表达了信念和光明也会面临考验和困难的观点。

最后,诗人引用了颜渊和隈子的典故,来表达对于坚持不懈和淡泊名利的推崇。他认为,只有具备这种品质的人才能在修行中找到前辈留下的智慧的蛛丝马迹。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人心的变化和世间的纷扰,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内心本真和智慧的思考。它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清新风格和对于人生境遇的独特见解,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质。

作者介绍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诗词推荐

落魄薛高士,年高无白髭。云中闲卧石,山里冷寻碑。夸我饮大酒,嫌人说小诗。不知甚么汉,一任辈流嗤。

郎船安两桨,侬舸动双桡。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乖期方积思,临酒欲拌娇。莫以采菱唱,欲羡秦台箫。

自从车马出门朝,便入空房守寂寥。玉枕夜残鱼信绝,金钿秋尽雁书遥。脸边楚雨临风落,头上春云向日销。芳草又衰还不至,碧天霜冷转无憀.

青林浅濑密萦洄,唤作兰亭载酒来。忽听江深发鸣橹,始知身是罢官回。

人物羲皇上,尘中无此流。高谈卑管晏,老手命曹刘。室有芝兰弃,家馀钟鼎收。平生断金约,堕泪盖棺休。

黄尘没马长安道,残酒初醒雪打窗。客子惯眠芦苇岸,梦成孤浆泊寒江。

帝乡云驭若为留,八景三清好在不?玉笛不随双鹤去,人间犹得听梁州。

既见章江水,重逢怀玉山。匆匆成履躧,草草仅荆班。遥想献觞后,应多对雨閒。期君好兄弟,并辔古人间。

悄悄深宫不见人,倚阑惟见石麒麟。芙蓉帐冷愁长夜,翡翠帘垂隔小春。天远难通青鸟信,风寒欲动锦花茵。夜深怕有羊车过,自起笼灯看雪纹。

端居无策散闲愁,聊作人间汗漫游。晚笛随风来倦枕,春潮带雨送孤舟。店家菰饭香初熟,市担蓴丝滑欲流。自笑劳生成底事,黄尘陌上雪蒙头。

既殊出塞声,还非江上听。夜吹送悠扬,高楼月方迥。

举首朝天据洞扉,怪形蹲踞类狻猊。山中弹压无豺虎,留得孤猿半夜啼。

云梦南行尽,三湘万里流。山川重分手,徒御亦悲秋。白简劳王事,清猿助客愁。离群复多病,岁晚忆沧洲。

断碑最爱开元时,上有模糊五十字。

金翠画屏山。万髻千鬟。桃源楼阁五云间。恨杀芙蓉城下客,不借青鸾。风雨杏花残。芳意都阑。一灯孤影小窗间。绣被熏来香欲尽,只是春

人间佳风月,浩浩满大千。俗子不解爱,我乃知其天。以此有尽姿,翫彼无穷妍。受用能几何?北溟一杯然。天公尚龃龉,不肯畀其全。卧病窘诗料,坐贫羞酒钱。琼楼与金阙,想像屋角边。如闻真率社,胜游若登仙。四者自难并,造物岂我偏。

北内风光别,仙家日月闲。紫皇天下养,金母在人间。

借得名山避世哗,群贤毕至学仙家。出门总是逐风景,无日能忘餐晚霞。漫步随吟今古句,高谈且饮云雾茶。林中夜夜闻丝竹,弥撒堂尖北斗斜。

暮云隔树起秋阴。晚来凉渐深。清商瑟瑟和微吟。虚堂风露侵。邻烛澹,寺钟沉。青绫怀旧衾。故家风度杳难寻。与谁论素心。

百王宗师,生民物轨。瞻之洋洋,神其宁正。酌彼金疊,惟清且旨。登献惟三,于嘻成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