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

官称汉独坐,身是鲁诸生。
绝域通王制,穷天向水程。
岛中分万象,日处转双旌。
气积鱼龙窟,涛翻水浪声。
路长经岁去,海尽向山行。
复道殊方礼,人瞻汉使荣。

作品评述

诗词:《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

官称汉独坐,身是鲁诸生。
绝域通王制,穷天向水程。
岛中分万象,日处转双旌。
气积鱼龙窟,涛翻水浪声。
路长经岁去,海尽向山行。
复道殊方礼,人瞻汉使荣。

中文译文:

官担任汉朝的使节,独自坐在官职上,身为鲁国的学生。
渡过遥远的海域,通向新罗国的王宫,追求天命的水程。
岛上景色各不相同,太阳的位置转动着双旌。
气息聚集在鱼龙的窟穴中,海浪翻滚,发出阵阵声响。
长途旅行经过岁月的流逝,海洋尽头是山脉。
再次踏上陌生的道路,受到异域的礼仪,人们仰慕汉使的荣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吉中孚所作,题目为《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诗中描绘了一位汉朝的官员担任使节前往新罗国进行祭祀的情景。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官员的身份与背景。他在官位上独自坐着,身份显赫,但同时也是鲁国的学生,显示出他具备学识与品德的双重身份。

诗人以海洋为背景,表达了远行的艰辛和跨越辽阔海域的决心。他将远离大陆的新罗国视为绝域,但也将其视为通向天命和王室的水程。

作者通过描写岛上的景色和景物,展示了新罗国的多样性和独特之处。太阳的位置转动着双旌,象征着新罗国王宫的威严和荣耀。

诗中描述了海洋的气势,描绘了鱼龙窟中气息积聚、海浪翻滚的场景。这些描写增加了整首诗的气势和震撼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海洋的壮丽和浩渺。

诗人通过描述官员的旅途和最终抵达目的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漫长。海洋的尽头是山脉,这里可能指向新罗国的陆地,官员即将步入新的征程。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官员在新罗国受到异域礼仪的景象,人们仰慕他作为汉朝使节的荣耀。这反映了当时唐朝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和地位,以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宏大的背景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汉朝官员前往新罗国的使命和荣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远行与文化交流的思考和感慨。它通过描绘海洋和异域之地的景象,揭示了古代政治、文化和人际交流的重要性,以及跨越辽阔海洋所带来的挑战与冒险。整首诗凝聚了作者对远行使节的景仰与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彼此文化的尊重与探索的愿望。

作者介绍

吉中孚 [唐](约公元七八六年前后在世)字、号、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鄱阳人,约唐代宗大历年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工诗歌,与卢纶、钱起等齐名。初为道士,后还俗。至长安,谒宰相。有人荐于天子,日与王侯高会,名动京师。未几,进士及第,授万年尉,除校书郎。又登宏辞科,为翰林学士。历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判度支事。中孚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吉中孚的生平

  在唐代,一个道士能够入朝出仕,一定要有内外大臣举荐,得到皇上赏识才行。大历初,吉中孚还俗,以道从儒,成为宰相元载府上的嘉宾。由于“元载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尤学道书”,天宝初,玄宗崇奉道教,元载得以策入高科。李端在《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中写道:“初戴莓苔帻,来过丞相宅。满堂归道师,众口称诗伯。”在另一首诗中他又说:“毛遂登门虽异赏,韩非入传滥齐名”;“年少奉亲皆愿达,敢将心事向玄成。”中孚受元载的举荐保奏,征拜为校书郎。与钱起、卢纶等文咏唱和,同游于驸马郭暧之门。大历十年或十一年,登博学宏辞科,一说中书判提萃科。大历十二年,元载以罪诛,因中孚与元载仅系道友诗文之交,并未参与其“侈僭无度,排斥忠良”之举,故未受株连坐累。中孚“贞元初,知制诰,与陆贽、韦执谊、吴通元等同视草。”此说始见于《旧唐书·吴通元传》卷190下,是专对吴通元而言。而吉中孚知制诰是在贞元前,先于吴通元。《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载吉中孚于“建中元年(780)为万年尉,迁司封郎中、知制诰。贞元二年(784)以本官充翰林学士,六月改谏议大夫。”吉、陆、韦、吴都曾充翰林学士,贞元初四人同视草。史载:陆贽长于制诰政论,世称其“榷古扬今,雄文藻思。”韦执谊亦富词藻,而吴通元以文思敏睿为德宗所重,“凡中旨撰述,非通元之笔,无不慊然。”中孚与陆贽等同视草,足见其不仅以诗闻名,而且也是撰拟诏旨的能手。他于文雅之余,亦善理财。“贞元二年(786)迁户部侍郎,判度支两税”,即掌管国家的财政收支与夏、秋两税事务。这与上述“贞元中,吉中孚为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典邦赋”是一致的。在此期间,他曾权判吏部侍郎,为中书舍人。不久,卒于京都。

诗词推荐

尚书曾剖上饶符,我姊亦归高邮掾。与公既亲亦有故,此地经行几相见。十年幕府持旌麾,日月计之无乃迟。治世急才宁定制,徯公把节慰民思。

抒情

正要雨时须不雨,已成灾处更成灾。如何百谷欲焦烂,遍地止存蒿与莱。

抒情

诗报蜡梅开最先,小奁分寄雪中妍。水村映竹家家有,天汉桥边绝可怜。

抒情

新剃青头发,生来未扫眉。身轻礼拜稳,心慢记经迟。唤起犹侵晓,催斋已过时。春晴阶下立,私地弄花枝。

抒情

身居焰焰祝融堆,一夜西风卷雨来。酷吏手中逃得活,故人别后共衔杯。

抒情

密树芳秾碧草齐,春华微度绿阴低。溪连嵊水兴何尽,路接仙源人自迷。落絮有情风上下,好花无语日东西。故园桃李经年别,一望归心绕翠蹊。

抒情

阿连庭世在兹晨,月吐三更恰半春。幸有斑衣堪共戏,何妨绿酒正相亲。雍雍已觉和分贵,勉勉当思德有邻。所愿百年长膝下,不劳相望似参辰。

抒情

儿谈梵夹婢谈兵,消息都防老父惊。赖是摇鞭吟好句,流传乡里只诗名。

抒情

袅袅复翻翻,封条压树繁。群芳非姊妹,乱实见儿孙。荫日临虚槛,披风指短垣。主公无奈尔,常为醉幽轩。

抒情

淑德承明旧,徽音固有来。据龙符圣嗣,合剑会轩台。玉冷衣销馥,鸾昏镜集埃。伤心国西道,寂寞送车回。

抒情

圣主忧民罢露台,春风别苑昼常开。尽除曼衍鱼龙戏,不禁刍荛雉兔来。水鸟避人横翠霭,宫花经雨委苍苔。残年自喜身强健,又作清都梦一回。

抒情

鬻文卖赋今能几,穷薄常因病折磨。宁作地仙事思邈,不教天女恼维摩。乞骸幸已逃空谷,养气难于塞决河。岂是先生老而健,修方多更阅医多。

抒情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

抒情

江湖放浪未宁居,处世真同逐队鱼。但愿一生长若此,时清不问命何如。

抒情

家贫便食淡,年老觉身癯。细字凭儿看,清樽待客沽。惜春嫌谢豹,顾兔忆韩卢。怅望青山曲,点头愧野夫。

抒情

昔诵中垒传,首揭贤明号。邦国系污隆,匪独承家要。敻哉成周盛,致治极胎教。昏风论世族,旧典久不耀。踰检弛礼防,靡靡趋轻蹂。维俗获女宗,其德凝且劭。采苹佐勤劳,断机示则效。寤寐绝纷华,众逐无一蹈。温息阶树荣,冲襟海云照。氛祲荡摩间,元精自恋嫪。诱儿媚文学,屏世

抒情

留小醉孤鸿遥下夕阳寒。秋清怀抱宽。篱根香满菊金团。客中邀客看。呼浊酒,共清欢。五弦随意弹。西窗仍见好溪山。几年谁倚栏。

抒情

雨余日脚到天涯,十里平山戴晚霞。疑是千虹蟠绛阙,频移光景入仙家。

抒情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

抒情

御手指婵娟,青春白尽眠。罗衣香汗透,宝髻翠云偏。柳叶眉间秀,桃花脸上鲜。梦魂何处去,身在帝王边。

抒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