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

官称汉独坐,身是鲁诸生。
绝域通王制,穷天向水程。
岛中分万象,日处转双旌。
气积鱼龙窟,涛翻水浪声。
路长经岁去,海尽向山行。
复道殊方礼,人瞻汉使荣。

作品评述

诗词:《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

官称汉独坐,身是鲁诸生。
绝域通王制,穷天向水程。
岛中分万象,日处转双旌。
气积鱼龙窟,涛翻水浪声。
路长经岁去,海尽向山行。
复道殊方礼,人瞻汉使荣。

中文译文:

官担任汉朝的使节,独自坐在官职上,身为鲁国的学生。
渡过遥远的海域,通向新罗国的王宫,追求天命的水程。
岛上景色各不相同,太阳的位置转动着双旌。
气息聚集在鱼龙的窟穴中,海浪翻滚,发出阵阵声响。
长途旅行经过岁月的流逝,海洋尽头是山脉。
再次踏上陌生的道路,受到异域的礼仪,人们仰慕汉使的荣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吉中孚所作,题目为《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诗中描绘了一位汉朝的官员担任使节前往新罗国进行祭祀的情景。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官员的身份与背景。他在官位上独自坐着,身份显赫,但同时也是鲁国的学生,显示出他具备学识与品德的双重身份。

诗人以海洋为背景,表达了远行的艰辛和跨越辽阔海域的决心。他将远离大陆的新罗国视为绝域,但也将其视为通向天命和王室的水程。

作者通过描写岛上的景色和景物,展示了新罗国的多样性和独特之处。太阳的位置转动着双旌,象征着新罗国王宫的威严和荣耀。

诗中描述了海洋的气势,描绘了鱼龙窟中气息积聚、海浪翻滚的场景。这些描写增加了整首诗的气势和震撼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海洋的壮丽和浩渺。

诗人通过描述官员的旅途和最终抵达目的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漫长。海洋的尽头是山脉,这里可能指向新罗国的陆地,官员即将步入新的征程。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官员在新罗国受到异域礼仪的景象,人们仰慕他作为汉朝使节的荣耀。这反映了当时唐朝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和地位,以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宏大的背景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汉朝官员前往新罗国的使命和荣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远行与文化交流的思考和感慨。它通过描绘海洋和异域之地的景象,揭示了古代政治、文化和人际交流的重要性,以及跨越辽阔海洋所带来的挑战与冒险。整首诗凝聚了作者对远行使节的景仰与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彼此文化的尊重与探索的愿望。

作者介绍

吉中孚 [唐](约公元七八六年前后在世)字、号、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鄱阳人,约唐代宗大历年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工诗歌,与卢纶、钱起等齐名。初为道士,后还俗。至长安,谒宰相。有人荐于天子,日与王侯高会,名动京师。未几,进士及第,授万年尉,除校书郎。又登宏辞科,为翰林学士。历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判度支事。中孚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吉中孚的生平

  在唐代,一个道士能够入朝出仕,一定要有内外大臣举荐,得到皇上赏识才行。大历初,吉中孚还俗,以道从儒,成为宰相元载府上的嘉宾。由于“元载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尤学道书”,天宝初,玄宗崇奉道教,元载得以策入高科。李端在《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中写道:“初戴莓苔帻,来过丞相宅。满堂归道师,众口称诗伯。”在另一首诗中他又说:“毛遂登门虽异赏,韩非入传滥齐名”;“年少奉亲皆愿达,敢将心事向玄成。”中孚受元载的举荐保奏,征拜为校书郎。与钱起、卢纶等文咏唱和,同游于驸马郭暧之门。大历十年或十一年,登博学宏辞科,一说中书判提萃科。大历十二年,元载以罪诛,因中孚与元载仅系道友诗文之交,并未参与其“侈僭无度,排斥忠良”之举,故未受株连坐累。中孚“贞元初,知制诰,与陆贽、韦执谊、吴通元等同视草。”此说始见于《旧唐书·吴通元传》卷190下,是专对吴通元而言。而吉中孚知制诰是在贞元前,先于吴通元。《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载吉中孚于“建中元年(780)为万年尉,迁司封郎中、知制诰。贞元二年(784)以本官充翰林学士,六月改谏议大夫。”吉、陆、韦、吴都曾充翰林学士,贞元初四人同视草。史载:陆贽长于制诰政论,世称其“榷古扬今,雄文藻思。”韦执谊亦富词藻,而吴通元以文思敏睿为德宗所重,“凡中旨撰述,非通元之笔,无不慊然。”中孚与陆贽等同视草,足见其不仅以诗闻名,而且也是撰拟诏旨的能手。他于文雅之余,亦善理财。“贞元二年(786)迁户部侍郎,判度支两税”,即掌管国家的财政收支与夏、秋两税事务。这与上述“贞元中,吉中孚为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典邦赋”是一致的。在此期间,他曾权判吏部侍郎,为中书舍人。不久,卒于京都。

诗词推荐

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忘忧或假草,满院罗丛萱。暝色湖上来,微雨飞南轩。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还惜诗酒别,深为江海言。明朝广陵道,独忆此倾樽。

抒情

将军西征过昆仑,战马渴死心如焚。策勋脱鞍泻汗血,一饮瑶池三尺雪。身如飞龙首渴乌,白光照夜瞳流月。长河冻合霜草干,骏骨削立天风寒。木牛沉绝粮道阻,中军饿守函谷关。太平此马惜遗弃,往往驽骀归天闲。区区刍粟岂足豢,忠节所尽人尤难。摩挲图画不忍看,万古志士空长叹。

抒情

珊瑚枕上玉箫横,一曲霓裳万里行。漫道九重宫殿远,岁曾掩得外边声。

抒情

园林夏宜晓,叶叶溜晴光。此地吾能净,非天独肯凉。汲泉看马饮,划草免蛇藏。似亦为形役,终无市井忙。

抒情

把断风光不许通,坐天目顶月明中。下方雷作婴儿叫,莫是山僧耳太聪。

抒情

石屏树幄白云端,溪路生苔树石间。闲访禅家问尘世,总言尘事不相干。

抒情

梅花一簇,花上千枝烛。照出靓妆恣态,看不足、咏不足。便欲和花宿,却被官身局。借问江南归未,今夜梦、难拘束。

抒情

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闼婆。

抒情

戚戚重戚戚,有抱不自释。问余何所忧,学道不早力。悠悠复悠悠,头秃颔须白。先对有遗言,朝闻死可夕。矢诗道其怀,庶获师友益。

抒情

丹旐何飞扬,素骖亦悲鸣。晨光照闾巷,輀车俨欲行。萧条九月天,哀挽出重城。借问送者谁,妻子与弟兄。苍苍上古原,峨峨开新茔。含酸一恸哭,异口同哀声。旧陇转芜绝,新坟日罗列。春风草绿北邙山,此地年年生死别。

抒情

东望城闉十里遥,野人生计日萧条。棋枰弃置机心息,肉食蠲除业境消。送药时时过邻父,放鱼日日度溪桥。自怜爱物还成癖,门巷春来草没腰。

抒情

一第人皆得,先生岂不销。位卑终蜀士,诗绝占唐朝。旅葬新坟小,魂归故国遥。我来因奠洒,立石用为标。

抒情

青山节节皆龙冢,蜕骨崚嶒幻此藤。栗楖生来呼上座,猕猴拾得奉胡僧。子能致此须牙具,我试携之气力增。欲上泰山宾出日,便须著脚共猱升。

抒情

三春浑索寞,百卉任摧残。有感诗频赋,无懽酒易阑。调和思玉烛,延驻仗金丹。难击西飞日,吾心一寸寒。

抒情

天上春来,满前芳草迷归路。楚山湘浦。朝暮谁云雨。凤吹初听,认是吹箫侣。刘郎去。碧桃千树。世外无寻处。

抒情

风尘暗西郊,野寺欣税鞅。虚堂清气肃,偃仰百骸放。至道本自简,欲语不可强。夜深松桧寂,明月皎相向。

抒情

一翦晴波娇欲溜。绿怨红愁,长为春风瘦。舞罢金杯眉黛皱。背人倦倚晴窗绣。脸晕潮生微生微带酒。催唱新词,不应频摇手。闲把琵琶调未就。羞郎却又垂红袖。

抒情

龙湾城,壮如铁。城下是长江,城头有明月。月色照人心不移,江水长流无尽时。

抒情

昔闻谢安石,栖迹会稽山。一为苍生起,功收谈笑间。我公济世才,舒卷有余闲。吹律岁载成,遗荣身早还。东山楚犹越,千载相孱颜。末路士多拘,高风谁更攀。

抒情

绝爱西湖疏影诗,要知犹是未开时。如今开尽浑无缝,只见花头不见枝。

抒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