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下·司马攸

咫尺含章路不通,桃符浑不记临终。
青州政似恒三代,何用依依紞勗。

作品评述

《咏史下·司马攸》是宋代诗人陈普的作品。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历史人物司马攸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政治现实的批判。

译文:
在很近的距离却无法通达才华的道路,
桃符浑然不顾临终的时刻。
青州的政治状况看起来像是恒久的三代,
但又何用依依紞勗。

诗意:
这首诗以司马攸为主题,探讨了他的命运和才华被误解和忽视的遭遇。司马攸是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但他的才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可。诗人通过揭示司马攸的遭遇,反映了历史对于才华的局限和社会对于人才的忽视。与此同时,诗人也对当时政治现实进行了批判,指出了政治体制的不公和对人才的浪费。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含蓄的语言,揭示了司马攸的遭遇和诗人对这种情况的痛惜和不满。诗人通过使用"咫尺含章路不通"和"桃符浑不记临终"等意象,展示了司马攸才华横溢却无法被认可的困境。诗中的"青州政似恒三代"表明政治体制长期不变,但对人才的重视和利用却并未实现,这种现实令诗人感到悲愤。"何用依依紞勗"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浪费才华的现象的质问和不解。

这首诗词通过历史人物的形象塑造,以及对政治现实的反思,传达了诗人对于才华被忽视和浪费的痛心和不满。它不仅反映了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也具有普遍的人文关怀和对人才价值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推荐

玄圃苍洲莽空阔,安得赤脚踏层冰。秦城楼阁莺花里,南极老人自有星。

长兴秉钧者,子晦道攸隆。刚介昌言远,忠清茂泽丰。懿文常体道,妙略早從戎。可惜亏同德,当年阻建功。

田横入海犹能得,商至长安百里强。能使四人成美节,始知高祖是真王。

我家住在剡溪曲,万壑千山看不足。却笑当年访戴人,雪夜扁舟去何速。

山园近寒食,春事总芳菲。风暖鹁鸪语,日长蝴蝶飞。花光明醉眼,草色净尘衣。自足家居乐,为生未觉非。

窦八布衫穿,大家出只手。横须弥为概,量大海为斗。生杀在前,收放在后,归功塞破虚空口。天童不敢相辜,甘作啼鸡吠狗。

吏退更无人迹到,一天魂梦任游扬。

怪得檐前溜,原来是雪消。山枯空有骨,水涸不成潮。寒雁鸣沙碛,饥鸦啄柳条。物情总如此,吟鬓任萧萧。

玉经炎火竹经霜,却把刚肠变酒肠。庾信悲哀休作赋,接舆歌曲且佯狂。更谙丧乱灾为福,蕴蓄才华有若亡。孤宦由来宜晚达,祝君霄汉路歧长。

蕙草生山北。托身失所依。植根阴崖侧。夙夜惧危颓。寒泉浸我根。凄风常徘徊。三光照八极。独不蒙余晖。葩叶永雕瘁。凝露不暇晞。百卉皆含荣。己独失时姿。比我英芳发。鶗鴂鸣已衰。

衰疾怜新鬼,狂豪尚故吾。棋常先客著,行不许儿扶。砚润闲蟾滴,香残冷鸭炉。自怜风味在,尚欲泛江湖。

黄堂曾著宰官身,彷第见时记不真。图志虽存千载旧,栋梁安有百年新。敏华开落无三日,双桧轮困经岁春。应比首阳高节士,采薇不食为求仁。

雪山马口出琉璃,闻说诸天与护持。此水遥连八功德,供人真净四威仪。当时迦叶无尘染,何事阌乡有土思。道力起缘非一路,但知瓢饮是生疑。

宋家宫阙已萧萧,满目残阳照野蒿。独有两峰青不了,至今南北插云高。

驹隙光阴自去留,眉头底用着闲愁。人生枕上皆槐国,世事棋中几弈秋。为子孙谋惟蠹简,有风月处即菟裘。醉多醒语不觉晓,何处钟声出梵楼。

持哀万里敢辞难,汴泗都归指顾间。车上去程依北斗,马头归梦到南山。颇惊魏国山河少,尚觉周家境土悭。圣主若图恢复计,直须神武取榆关。

长安铜雀鸣,秋稼与云平。玉烛调寒暑,金风报顺成。川原呈上瑞,恩泽赐闲行。欲反重城掩,犹闻歌吹声。

野老家风子未知,天教甫里出孙枝。遍游竹院寻僧语,时拂楸枰约客棋。是处登临有风月,平生扬历半宫祠。即今个事浑如昨,唤作朝官却自疑。

听寒更,闻远雁,半夜萧娘深院。扃绣户,下珠帘,满庭喷玉蟾人语静,香闺冷,红幕半垂清影。云雨态,蕙兰心,此情江海深。今夜期,来日别,相对只堪愁绝。偎粉面,撚瑶簪,无言泪满襟银箭落,霜华薄,墙外晓鸡咿喔。听付属,恶情悰,断肠西复东。烛荧煌,香旖旎,闲放一堆鸳被

映窗孤桂非手植,子落月中闻落时。仙客此时头不白,看来看去有枯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