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史浩的《次韵周祭酒所和馆中雪诗(其一)》
拼音和注音
bù zuò dāng nián xíng lù nán , píng míng xià mǎ qū cháo b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行路:行路xínglù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骨肉为行路。——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行路难:1.行路艰难。亦比喻处世不易。唐杜甫《宿府》诗:“风尘荏苒音书絶,关塞萧条行路难。”唐白居易《太行路》诗:“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2.乐府杂曲歌辞篇名。内容多描写世途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情怀。以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十九首较闻名。
当年:时间词。本年;同一年:这个工厂~兴建,~投产。
下马:下马,汉语词语,拼音是xià mǎ,意思是从马上下来。
平明:1.指天刚亮时。2.公平严明。
不作:不兴起;不兴盛。不耕作;不写作。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原诗
不作当年行路难,平明下马趋朝班。
欢声渐入玉连锁,瑞气先凝金博山。
曾说岁穰占腊里,更传天喜见颜间。
归来乞与新诗句,清绝何人许共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