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末近现代初汪东的《金缕曲(其一)读元人杂剧,用罅字韵》
拼音和注音
nán qū gāo shēng chēng dú shàn , zá jù zhōng tuī guān mǎ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杂剧:一种戏曲。原为宋代以滑稽方式表演的戏,至元代则指以北曲为主干的戏剧。
南曲:宋·元时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
汪东
不详
原诗
日影穿帘罅。也不须、茅柴斟酒,枯荷包鲊。
检取残编饥堪疗,字字珠玑光射。
笑文体、何分高下。
试看才人无不可,总堂堂、笔阵千军怕。
无此笔,匏空挂。谁能激壮谁潇洒。
倩登场、衣冠傀儡,颊毫添画。
南曲高生称独擅,杂剧终推关马。
唤羯鼓、凭阑快打。
合得筚琶随村唱,是当年、万口流传者。
时世易,任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