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吴判官村居

残虹明远浦,片雨洗平畴。
户敞从云度,阶空任水流。
醉因花影劝,欢为鸟声留。
日暮浑忘返,高眠傍斗牛。

作品评述

《过吴判官村居》是明代诗人李元昭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残虹明远浦,
片雨洗平畴。
户敞从云度,
阶空任水流。
醉因花影劝,
欢为鸟声留。
日暮浑忘返,
高眠傍斗牛。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游历经过吴判官村居的场景和心境。诗人在旅途中看到残存的彩虹映照在远处的浦江上,细雨洗净了平原的田野。他看到村居的门户敞开,云雾从门户中飘过,阶梯空空如也,水流自由流淌。他因为花影的美丽而陶醉,因为鸟鸣的欢快而停留。日暮时分,他完全忘记了返回的路程,高高地躺在星斗璀璨的夜空下入眠。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和旅途祥和的画面。诗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来表现诗人游历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美丽和宁静。残存的虹霓、细雨洗净的田野、敞开的门户、自由流淌的水流,都展现了自然的恢弘和无拘无束的状态。而醉于花影、欢留鸟声、高眠斗牛等描写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放松心情的愿望。整首诗词以平和、舒适的情绪贯穿始终,给人以宁静和愉悦之感。

此外,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色和心境的变化,也抒发了对繁忙生活的逃离和对自然的向往。他忘记了返回的路程,选择在宁静的村居中高眠,暗示了对繁忙世界的遁入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景色相融合,给人以深思和共鸣之感。

诗词推荐

天末商飙起,家家闻捣衣。砌虫经候响,篱豆及秋肥。自是机心息,宁知世事违。邻僧有高致,日暮扣岩扉。

智力区区不为身,欲将何物助强秦。只应埋没千秋后,更足诗人发冢人。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最无聊处秋光到。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长忆商山,当年四老,尘埃也走咸阳道。为谁书到便幡然?至今此意无人晓。

月出山疑欲雪,夜凉天易成秋。老去还能觅句,兴来何必登楼。

邻曲有米当共舂,何至一旦不相容?为善何尝分士农,尧民皆当变时雍。

苦雨何其久,山乡化水乡。月余沈碓硙,天半起帆樯。孰不思神禹,畴能饷子桑。溺饥非己责,愁绝望朝阳。

泥黦棕鞋雨垫巾,闲游又送一年春。长歌聊对圣贤酒,羸病极知朝暮人。废堞荒郊闲吊古,朱樱青杏正尝新。桃源自爱山川美,未必当时是避秦。

安乐窝中诗一编,自歌自咏自怡然。陶鎔水石闲勋业,铨择风花静事权。意去乍乘千里马,兴来初上九重天。忺时更改三两字,醉后吟哦五七篇。直恐心通云外月,又疑身是洞中仙。银河汹涌翻晴浪,玉树查牙生紫烟。万物有情皆可状,百骸无病不能蠲。命题滥被神相助,得句谬为人所传。

门外黄尘尺放深,痴儿抵死竞浮沈。谁知一寸茅檐日,天付闲人值万金。

宦名生事日悠悠,问道参禅已的头。自笑攀缘犹未断,每逢佳处即迟留。

柏根翻动一炉香,白足高僧礼梵王。还了十方行脚债,却来山顶放圆光。

去岁乘轺出上京,军机旦暮促前程。狂花野草途中恨,春月秋风剑外情。愁见瘴烟遮路色,厌闻溪水下滩声。不辞醉伴诸年少,羞对红妆白发生。

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

玉露金风喜乍凉,紫茎绿叶荐秋芳。今年最好中秋月,更着秋兰月下香。

叶带春姿如泼澱,花多秋色似凝酥。怳疑鹭立清波上,只欠渔舟凑画图。

休说江西西路行,东来骨瘦却诗清。恐缘桂玉疏云子,敢对溪山唤麴生。

我居大泽中,一舟不可无。短篷挟两桨,疾若波中凫。来往菰芦村,按行瓜芋区。浮家亦可乐,何必爱吾庐。

数年闲作园林主,未有新诗到小梅。摘索又开三两朵,团栾空绕百千回。荒邻独映山初尽,晚景相禁雪欲来。寄语清香少愁结,为君吟罢一衔杯。

君如梁上燕。妾如手中扇。团团青影双双伴。秋来肠欲断。秋来肠欲断。黄昏泪眼。青山隔岸。但咫尺、如天远。病来只谢傍人劝。龙华三曾愿。龙华三曾愿。

洪光高阁杳林端,缭绕双过锦绣鞍。晓日乍开仙阙曙,春云犹弄上方寒。窗中猿堕青天影,树里人行赤玉栏。已分息机甘晏寂,长安风雾任漫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