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文光

一品山前识,迢迢三十春。
多惭画戟里,重见白云人。

作品评述

《送僧文光》是范仲淹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范仲淹送别僧人文光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友谊和离别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品山前识,迢迢三十春。
多惭画戟里,重见白云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首句“一品山前识,迢迢三十春”,表明作者与僧人文光相识已有三十年之久,他们在一品山前相遇,共同经历了许多岁月的变迁。这句话中的“一品山”可能是指一座名山,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高尚的境界,象征着两人的修行和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多惭画戟里,重见白云人”,表达了作者对文光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其中,“画戟”指的是僧人所持的戒律,意味着僧人的高尚品德和修行成果。作者自谦地说自己在这方面远远不及僧人,感到惭愧。而“白云人”则是指僧人文光,以白云喻人,表达了他高洁无尘的品质和境界。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它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这首诗词既有宋代文人的风格,又蕴含了范仲淹对人生和人情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感人之处。

作者介绍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歷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着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爲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襄武家风迥出群,奇才能武又能文。剑锋足压三千士,笔陈还驱十万军。银管绿沈新草檄,丹书卢矢旧铭勋。临风自顾长缨在,醉袂苍茫欲赠君。

细细黄花落古槐,江皋不雨转轻雷。长空鸟破苍烟去,落日人从绿野来。散策意行寻水石,脱巾高卧避氛埃。羁游未羡端居乐,看月房湖又一回。

将喻红炉火裹莲,精金百煅转光鲜。居尘不染随宜用,始觉松风解说禅。

春山蕨方芽,春院桐始华。喧风荡红紫,还似幄遮。老仙坐鹿园,净眼阅岁华。会须乘五羊,结佩凌飞霞。

习气不解老,壮心故嵯峨;忽与乡曲齿,方惊年许多!有眼不自见,尚谓朱颜酡;今朝镜中逢,憔悴如枯荷。形骸即迁变,岁华复蹉跎;悟此吁已晚,即悟当若何?乌兔两恶剧,不满一笑呵;但淬割愁剑,何须挥日戈。儿童竞佳节,呼唤舞且歌;我亦兴不浅,健起相婆娑。

旅人无事喜,终日思悠悠。逢酒嫌杯浅,寻书怕字稠。贫来许钱圣,梦觉见身愁。寂寞中林下,饥鹰望到秋。

志士本激烈,况当离别情。直气不得发,逢秋吐商声。浮云蔽长空,驱马去孤城。广川无舆梁,一苇讵能横。将寻故山隐,自芟荒草耕。蠹书束高阁,龙剑日夜鸣。行路由正途,能使山岳平。端居息机心,卧闻蝼蚁争。知君重交结,临分吐平生。

权臣坐偃月,弃官如飘蓬。及兹颠沛秋,翻然挺孤忠。一死未得所,纲罗挂秋鸿。渡淮已不食,蜕槁夷齐风。

憔悴王居士,颠狂不称时。天公与贫病,时辈复轻欺。茅屋随年借,盘餐逐日移。弃嫌官似梦,珍重酒如师。无竹栽芦看,思山叠石为。静窗留客话,古寺觅僧棋。瘦马寒来死,羸童饿得痴。唯应寻阮籍,心事远相知。

未当求致仕,知命已先归。举案能同寿,如公者亦稀。庞眉天下老,绿发镜中希。吕望真堪笑,高年尚钓矶。

风高木叶脱,从此晓寒新。积雨见初日,远山如故人。烟村一苇渡,野寺数家邻。独念行藏异,沙鸥未我驯。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上人解作风骚话,云谷书来特地夸。杨柳杏花风雨后,不知诗轴在谁家。

修途六月清无暑。潘舆稳向盱南去。喜气已津津。平反一笑春。人言阴德报。罗纸重重诰。明岁早归来。泉江去鹞催。

雨滴草芽出,一日长一日。风吹柳线垂,一枝连一枝。独有愁人颜,经春如等闲。且持酒满杯,狂歌狂笑来。

散金结客不求偿,落落生平此势肠。七尺许君何慷慨,一朝用世果循良。满城山色侵官舍,遍地溪声度女墙。邑长若逢潘岳辈,肯教名独起河阳。

夜久寂无听,晓来微有声。鸡鸣疑远墅,鼓动忽孤城。异县留妻子,殊方老弟兄。怀哉一斗粟,于汝岂无情。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

弱袂长鬟荡水中,钏文钗影入荷丛。鸣榔惊起韩朋鸟,一个西来一个东。

一枝丹桂谩成名,一片绯衫未是荣。赖有遗文在东观,直应千载气如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