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汤公子(胤勣),应荐之京

襄武家风迥出群,奇才能武又能文。
剑锋足压三千士,笔陈还驱十万军。
银管绿沈新草檄,丹书卢矢旧铭勋。
临风自顾长缨在,醉袂苍茫欲赠君。

作品评述

《送汤公子(胤勣),应荐之京》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先竹深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襄武家风迥出群,
奇才能武又能文。
剑锋足压三千士,
笔陈还驱十万军。
银管绿沈新草檄,
丹书卢矢旧铭勋。
临风自顾长缨在,
醉袂苍茫欲赠君。

诗意:
这首诗是送别胤勣(字汤公子)前往京城的作品。描写了胤勣家族的家风出众,他不仅是一位武艺出众的奇才,还是一位文才出众的才子。诗中提到他足以压倒三千士兵的剑锋,也能以文章驱使十万军队。诗中还提到他将用银管绿沉的新草檄书,和红色的书信和箭矢,来传递他过去的战功和勋绩。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临风自顾时,长长的头发低垂在肩上,仿佛苍茫的云雾,有意将自己的长缨赠予胤勣。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胤勣的武功和文才,以及他前往京城的壮丽场面,展现了他的英勇和才华。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将剑锋和笔陈相对照,突出了胤勣作为武将和文人的双重身份。诗中的“剑锋足压三千士,笔陈还驱十万军”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他在战场上的威武和在文坛上的才华。诗词中还运用了色彩的对比,银管绿沉的新草檄和丹书卢矢的旧铭勋,使得诗词更富有视觉感受。最后,诗人以自己的长缨欲赠君的情景,表达了对胤勣的赞美和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胤勣的才华和荣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意和祝福。

诗词推荐

子半至午半,南方旋北方。往来分逆顺,治乱判阴阳。

出处惭林薮,才微幸一阳。不缘怀片善,岂得近馨香。节亦因人净,声从掷地彰。但令筋力在,永愿报时昌。

灵异寻沧海,笙歌访翠微。江鸥迎共狎,云鹤待将飞。琪树尝仙果,琼楼试羽衣。遥知神女问,独怪阮郎归。

慧远遥同社,洪崖近拍肩。松枝年纪万,棐实岁逾千。径欲通天汉,忙因棹酒船。午城均一握,易地即皆然。

黄河走东溟,不知几万里。奔腾鼓风雷,势欲卷厚地。百川随呼吸,浑浑失气类。正德不可乱,横绝见清济。诡士富纵横,机辩回天地。观其投说时,揣摩探人意。高论未能窥,茫然何所试。仿佛一隙开,汹涌惊涛起。阴阖拒其恶,阳开示其喜。危冠揖时君,担簦擅国势。六印黄金多,双璧

红雨斑斑点嫩苔,朱轮轧轧碾轻埃。园公不作橘中隐,康节肯从花外来。莺啭树林添道韵,鸥分江色献诗材。篮舆便载春归去,谁管酴醾芍药开。

蕙炷犹熏百和秾。兰膏正烂五枝红。风流云散太匆匆。仙草已添君胜爽,醉乡肯为我从容。剩风残月小庭空。

深山荒松枝,雪压半离披。朱门青松树,万叶承清露。露重色逾鲜,吟风似远泉。天寒香自发,日丽影常圆。阴郊一夜雪,榆柳皆枯折。回首望君家,翠盖满琼花。捧君青松曲,自顾同衰木。曲罢不相亲,深山头白人。

玉钺光华引六虬,天街万烛拥宸游。端门五夜开黄幄,月在蓬山项上头。

道入袁州首问君,却方守舍有宗文。不知木落风高际,何处登临对夕曛。

阅世端如木偶人,不须离妄始逢真。功深夜鼎三时火,候转秋河万里银。可笑侏儒空饱粟,犹怜痀偻解凝神。它时应见鞭鸾凤,老去浮藜不夜辰。

判司碌碌尘埃间,可能老盯横海鱣,一朝雷雨插两翰。九江风高浪如屋,万里扁舟帆一幅,梦魂先绕湖山绿。玉除有地容首身,且为岷峨起斯文,莫来憔悴随鸡群。

平皋望不极,云树远依依。及向扁舟泊,还寻下濑归。青山连石埭,春水入柴扉。多谢提壶鸟,留人到落晖。

秦人当日避风烟,自种桑麻老洞天。绿竹横溪鸡犬静,不知门外汉山川。

一年十二月,只余此一月。此月极尽处,又见明年月。循环既无端,何劳强分别。

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绣衫金騕褭,花髻玉珑璁。宿雨香潜润,春流水暗通。画楼初梦断,晓日照湘风。

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对酒莫相忘。似佳人、兼合明光。只忧长笛吹花落,除是宁王。

雁鸣沙漠风,秋入燕陵树。客子衣裳单,宁不畏霜露。驱车国东门,迢迢怀往路。尺璧横道周,谁能一回顾。登山豺虎雄,入海鲸鲵怒。天台隔三江,丹霞夹玄雾。黄精或可寻,胡麻庶当遇。明时有遗佚,归哉保贞素。我马病已久,东西厌驰骛。逸驾如可攀,吾将执其御。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逢天时而生。曾无我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