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再和前韵)

半夜银山上积苏。
朝来九陌带随车。
涛江烟渚一时无。
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
冻吟谁伴捻髭须。

作品评述

《浣溪沙(再和前韵)》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半夜银山上积苏。
朝来九陌带随车。
涛江烟渚一时无。
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
冻吟谁伴捻髭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夜景象,诗人苏轼在夜晚登上银山,发现山上积雪如苏。第二天早上,他乘车行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看到了涛江上的烟雾和孤独的渚(岛屿),感叹时光荏苒,瞬息即逝。他的胃空空如也,但心中却有诗意,穿着衣服,打结鞋带。他用湿润的柴火,如同桂米和珍珠一样,点燃了火炉。在这样的寒冷天气里,他独自吟唱,不知有谁会陪伴他,他的胡须都冻硬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苏轼内心的孤独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苏轼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自身的感受和情绪为线索,展示了一个诗人在寒冷冬夜中的坚持和追求。诗中的景物描写简练而准确,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所处环境的严寒和寂寞。同时,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得到了展现,他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用诗歌来抚慰自己内心的寂寞和孤独。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于艰难环境下的坚持和追求理想的态度,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才情和品格。诗人在严寒的冬夜中,面对孤独和困苦,仍然保持着对诗歌的激情和创作的热忱。诗中表达了诗人通过写诗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自我解脱的愿望,体现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自由精神的坚持。整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所处环境,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隐居亦非难,欲少求易遂。有意未成归,聊就茅檐试。

古诗

六十行年两鬓苍,兴来犹爱引杯长。黄翁垆下山河远,酒母车来驿传香。碧落侍郎烧鼎诀,粉闱仙客驻颜方。三斟卯饮心无事,一枕亡何是故乡。

古诗

藓砌迎烟渚,花开忽满株。春风吹烂漫,如展蜀川图。

古诗

公车待诏赴长安,客里新正阻旧欢。迟日未能销野雪,晴花偏自犯江寒。东溟道路通秦塞,北阙威仪识汉官。共许郤诜工射策,恩荣请向一枝看。

古诗

长山绕井邑,嘐嘐天外青。烟云无近远,水石何幽清。半崖盘石径,如见小蓬瀛。时节方大暑,忽若秋气生。高亭临极巅,登高宜新晴。俗士谁能来,野客熙清阴。漫歌无人听,有酒共我倾。时复一回望,心月出四溟。

古诗

芦汀泱漭外,露敛见孤嶂。行舟每出观,渐近已殊状。傍来认饮牛,正去忽侧盎。水壑阴若舂,野鸟时与相。且待风色回,出口始浩荡。

古诗

夜漏余十刻,凉颸如九秋。滩声聒酒醒,月色照人愁。落魄悲孤宦,龙锺怯远游。此生那可料,六岁剑南州。

古诗

气爽无馀暑,天高不住阴。霞残仍是绮,风冷即名金。烟沼双鱼乐,霜郊一鹗心。此时灵运唱,无复答愁霖。

古诗

一身娇韵倚东风,骨腻肌香易粉融。好向晓光垂露看,杨妃梳洗出唐宫。

古诗

鞭石下沧海,海内渐成空。君王日夜为乐,高枕望夷宫。方欢东门逐兔,又慨中原失鹿,草昧起英雄。不待素灵哭,已识斩蛇翁。笑重瞳,徒叱咤,凛生风。阿房三月焦土,有罪与秦同。秦固亡人六国,楚复绝秦三世,万世果谁终。我欲问天道,政在不言中。

古诗

作藩南越古称雄,五管皆归节製中,腰佩金龟三品绶,船开书鹢一帆风。橘官手版趋尘远,梅使星车附信通。暂阻螭头夹香案,清宵应梦未央宫。

古诗

语人曰:相马失之肥,相士失之瘦,世亦岂可以是论人物乎!戏作此词,为花衢狭客一笑嫦娥天上人谁识。家在蓬山烟水隔。不应著意眼前人,便是登瀛当日客。双眸炯炯秋波滴。也解人间青与白。檀郎未摘月边枝,枉是不教花爱惜。

古诗

雪霏霏,风凛凛,玉郎何处狂饮?醉时想得纵风流,罗帐香帏鸳寝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少年何事负初心,泪滴缕金双衽。寒夜长,更漏永,愁见透帘月影。王孙何处不归来,应在倡楼酩酊金鸭无香罗帐冷,羞更双鸾交颈。梦中几度见儿夫,不忍骂伊薄幸。

古诗

世上许刘桢,洋洋风雅声。客来空改岁,归去未成名。远近天初暮,关河雪半晴。空怀谏书在,回首恋承明。

古诗

箫鼓哀吟乐楚臣。牙樯锦缆簇江D54E。调高彩笔逞尖新。海角逢时伤老大,莫辞卮酒话情亲。与君同是异乡人。

古诗

池边弄水手犹冰,藕臂风寒更粟生。柳叶春深槐叶浅,桃花夜暗李花明。

古诗

且耕閒旷钓迷茫,风月佳时亦放狂。辟谷久从赤松子,对花几换紫微郎。王何变晋为东晋,郊岛催唐入季唐。此事故须商榷在,铁檠未可厌山房。

古诗

四更里,彻玲珑,玲珑彻碧天。登彼岸,跨凤鸾。辛苦三二年。言非大,莫虚传。传了无一言。猿是马,马是猿。休教付两边。

古诗

玉树凉风举,金塘细草萎。叶落商飙观,鸿归明月池。迎寒桂酒熟,含露菊花垂。一奉章台宴,千秋长愿斯。

古诗

予读古人书,遂识古人面。不是识古人,邪正心自见。贵义轻财求俗誉,一钱与人便骄倨。昨朝为火今为冰,此道非君独抚膺。

古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