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隔离疏影照横塘。
东风吹暗香。
陇头归路指苍茫。
江南春兴长。
扃小院,静回廊。
有人凭短墙。
角声惊梦月横窗。
此时能断肠。

作品评述

《阮郎归》是宋代作家向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遥望隔离疏影照在横塘上。东风吹来,淡淡的花香飘散。陇头指引着归路,看不到尽头的苍茫。江南的春天已经到来,生机盎然。院子的门扃紧闭,回廊的寂静。有人倚着矮墙,角落里的声音惊扰了梦中的人,月光斜斜地透过窗户。这个时刻,足以令人心碎。

诗意:
《阮郎归》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归乡人的思念之情。诗词以隔离的影子照耀在横塘上为开篇,通过景色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手法,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归乡人的期盼和思念之情。

赏析:
《阮郎归》以景写情,通过描绘江南春天的景色和环境来表达作者的情感。隔离的疏影照在横塘上,给人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同时也增加了诗词的意境。东风吹来,花香四溢,给人一种清新的感受。陇头归路苍茫无际,给人一种漫长而未知的归途。诗中的小院和回廊静谧而安详,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最后,作者通过描写角声惊梦和月光透过窗户的意象,表达了思念之情和令人心碎的感受。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归乡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词在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上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向滈字丰之,号乐斋,开封(今属河南)人。宋代词人。自小便会作诗,才气高而生活穷困,他妻子的父亲曾因为他贫穷将他的妻子嫁于别人,他的妻子却毅然回来,同向滈白头偕老。代表作有《如梦令》、《卜算子》、《西江月》等,收录于《乐斋词》。

诗词推荐

暑天无暑荷天公,似觉吾家亦未穷。荫傍汉朝名将树,凉分楚泽大王风。洛遗书订三焦误,河负图观一点中。忽藉流萤足诗句,黄昏烨熠起林丛。

阮郎归

函盖乾坤句,随波逐浪句,截断众流句,三句尽在此。不多一字,不少一字。众眼难瞒,分明举似。

阮郎归

远脉通蛟穴,清泠泻翠苔。*炉相对竹房开。容我笼头,纱帽白云堆。碧*中*雪,金沙二月雷。瓶罂千里走黄埃。嗟尔苍生,亿万堕颠崖。

阮郎归

秋风何时来,庭树非昨好。树犹不自持,况问青青草。人生甚草木,阅世安可保。赖此忘忧物,陶公盖知道。

阮郎归

渴泉饮罢过别枝,株守山林得便宜。伸手攫拿野僧果,贵游玩弄如儿嬉。膏粱恣欲甚丘壑,苞苴剩把实囊橐。本然无物抛乞与,纵有腥膻医无药。劝汝俦侣只依僧,残斋剩核亦洁澄。切勿自照具人面,便尔忘却当初洞口呼不应。

阮郎归

静极孤鸿响,寒疑万籁喑。眼花灯下字,髭断雪中吟。颇似偿前债,非关惜寸阴。可怜蝴蝶梦,翩作蠹书蟫。

阮郎归

父子不传,百无一有。狭路相逢,推门落臼。

阮郎归

危襟坐西轩,绿牖浮晓光。初疑故人来,冷吹啸疏簧。春意已浩荡,寒云尚苍茫。家贫食无鱼,但觉早韭香。念我莫逆友,失计临边场。定当何时归,共此白日长。

阮郎归

秋成想见香租人,菊露风胶蜜几脾。日日山童扫红叶,蜂衙知是主人归。

阮郎归

斲石为梁铁作枢,武侯於此济师徒。鞭山怒气金鳌伏,架壑宏模玉蝀掳。

阮郎归

莫君江南佳公子,才华秀拔春兰馥。少年意气壮虹霓,豪迈不入时人目。酒量逡巡百盏空,诗锋顷刻千毫秃。我从识面已忻慕,每恨往还心未熟。官同古雒岂偶然,一见相忘倒胸腹。谈道论文俱入妙,夜阑烛短频更仆。圣处玄微得我疑,君独心通如破竹。要将土苴活邦家,条上封章抵车轴。

阮郎归

故人嗟此别,相送出烟坰.柳色分官路,荷香入水亭。离歌未尽曲,酌酒共忘形。把手河桥上,孤山日暮青。

阮郎归

假使八千五百岁,绍椿松鹤未为奇。不若绍明光不变,此中实应出家时。念道何忧衣食事,千光影裹听莺啼。闻声一啭浑消息,满目莲花不见枝。

阮郎归

作法孰为凉。

阮郎归

甘瓜朱李郢醪浓,素绠银床荫碧桐。赐第旧连丹凤阙,直庐今在未央宫。承云仙掌延年露。转蕙薰弦解愠风。此夕蓬山好逃暑,月轩清话恨难同。

阮郎归

耳临清渭洗,心向白云闲。(《纪事》)

阮郎归

千载君臣会,将图不世功。卷收天下福,偏厚右扶风。

阮郎归

向夕同云布海涯,丰年呈瑞在京华。相如赋就梁王苑,穆满歌傳阿母家,农畝三冬偏积润,朝衣六出旋成花。天恩锡宴醉归处,几里香街覆玉沙。

阮郎归

惠周剑外与淮南,归卧空山且避谗。宴坐几年期不死,临行一著信非凡。不应杜乂束高阁,真使谢鲲居石岩。欲向西陵寻宿草,秋风何日送归帆。

阮郎归

工部栖迟后,邻家大半无。青羌迷道路,白社寄杯盂。大雅何人继,全生此地孤。孤云飞鸟什,空勒旧山隅。

阮郎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