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十首

涉世惯多遻,送欣惬此心。
鸡孙当岁稔,竹母值秋阴。
言配香粳软,行须绿影深。
继今摩腹去,风日更萧森。

作品评述

《山居十首》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山居生活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悦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分析。

中文译文:
在山居久居之中,
送别了喜悦和满足的心情。
鸡儿啼鸣,正值丰收季节;
竹林中的母竹,正受到秋阴的滋润。
言语如同香糯的米饭,柔和温馨;
行动如同深深的绿影,沉静安详。
继续今日的决心,我踏上了新的征程,
风和日丽,更显得萧森凄凉。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居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然和远离尘嚣的向往。诗人在山间生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宁静,对于喧嚣繁忙的世俗生活感到疲惫和厌倦。他将山居的宁静与丰收的季节、竹林的滋润相对照,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渴望。诗中的言行映衬出山居生活的简朴与深邃,诗人决心继续前行,面对未来的挑战。

赏析:
《山居十首》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感悟。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诗词中的象征意义丰富,鸡儿的季节暗示着丰收和丰盛,竹母的滋润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成长。言配香粳软和行须绿影深这两句描写了山居生活的恬淡与从容,使人感受到山间的宁静和悠然自得。最后两句中的“摩腹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决心和勇气,而“风日更萧森”则将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呼应,给人以深沉的印象。

总体而言,陈造的《山居十首》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精准的意象,传达出对尘世纷扰的疲惫和对自然宁静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决心和勇气。它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赞美,同时也呼唤着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翼然溪浒一亭新,潋滟波光巧样春。一舸月明鱼射宿,数帆风饱客知津。沙侵鹜碛犹含润,花点鱼叉不受尘。莫听阳关始拚醉,好将酩酊付芳辰。

儿谈梵夹婢谈兵,消息都防老父惊。赖是摇鞭吟好句,流传乡里只诗名。

孤影徘徊且月中,流离满贮酒如空。东皇太一应来下,笑指梅花一信通。

萍水相逢无定居。同在他乡,又问征途。离歌声里客心孤。花尽园林,水满江湖。烟树微茫带岸蒲。何处长沙,何处洪都。要知安稳到家无。千里征鸿,一纸来书。

客行仍别离,此恨亦已更。去语已莫留,来愁不须聘。七闽何贪贤,四海方仰圣。班驿是归涂,频宜发新咏。

庞公栖鹿门,绝迹远城市。超然风尘外,自得丘壑美。耕凿勤厥躬,耘锄课妻子。保兹永无患,轩冕何足纪。

炉火篝灯孰与同,此心吾欲付冥鸿。茅檐已作十旬雨,蕙帐不禁连夜风。一段清愁诗句里,十分寒事酒杯中。溪云未用安排雪,且听梅花试小红。

雅歌字字巧安排,争颂君王治道谐。好把抉猊奔骥手,大书深刻著悬崖。

温树阴中别玉堂,应星犹得入文昌。莫嫌工部官曹慢,杜甫才名是外郎。

垣屋参差出,沟溪曲折通。乱鸦空际黑,落日竹间红。轧轧舆竿语,摇摇旛脚风。吾行本无定,随意入空蒙。

把酒对崔嵬,青山颜亦开。吾嗟不如女,曾见古人来。

宝树林中避世情,琴囊长挂白云层。蒲团学得枯禅坐,合作东轩长老称。

两岁千愁寡一欣,故人多问谢张君。又瞻东阙阙前月,只负南溪溪上云。宾日扶桑遭圣且,客星钓濑愧天文。人生离合风前叶,聚首亡何复离群。

行乐江郊外,追凉山寺中。静阴生晚绿,寂虑延清风。运塞地维窄,气苏天宇空。何人识幽抱,目送冥冥鸿。

昨夜西风烂漫秋,今朝东岸独垂钩。紫袍不识衰衣客,曾对君王十二旒。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人间何地寄衰翁,偶到视山一苇中。可是仙君谢逋客,船头无处避刚风。

客里亲朋别,诗成僧黯然。春风动花柳,归路绕云烟。共绝过门盗,俱无使鬼钱。生涯知底许,消息幸频传。

一锥无地百弓宽,万事须分两眼观。仙子楼居凌到景,野人卉服耐奇寒。金钗玉斝春帷满,黄卷青灯晓漏残。兴废荣枯手翻覆,几家能遣子孙安。

闻说经旬不启关,药窗谁伴醉开颜。夜来雪压村前竹,賸见溪南几尺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