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和天童僧惠杲书记袖诗来访三首

出山相过便东行,水落山空一别轻。
留得清诗照窗几,万花妆里独梅兄。

作品评述

《次和天童僧惠杲书记袖诗来访三首》是宋代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次和天童僧惠杲书记袖诗来访三首

出山相过便东行,
水落山空一别轻。
留得清诗照窗几,
万花妆里独梅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陈著在与天童僧惠杲相会后,惠杲送来了三首诗,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对诗文的赞赏。

诗的开头,“出山相过便东行”,意味着陈著在离开山林后,与惠杲相逢并一同向东行进。这句表达了诗人与僧人相遇的喜悦和离山返乡的意愿。

接下来的一句,“水落山空一别轻”,表达了离别时的淡然心境。诗人认为水已经退去,山也变得空荡荡的,离别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太多的伤感,显露出诗人坦然面对离别的态度。

第三句,“留得清诗照窗几”,表达了陈著对惠杲赠诗的喜爱和珍藏。这句诗意味着陈著将这些清新的诗句放在窗前,通过光线映照,使其更加鲜活而有生命力。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一句,“万花妆里独梅兄”,以唯美的意象表达了陈著对惠杲的赞赏。梅花作为冬季的花卉代表,寓意坚强而清雅。这句诗意味着惠杲在众多花卉之中独树一帜,象征他在文学创作中的独特才华和独立风格。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淡然态度和对诗文的热爱。诗中的意象和比喻使得诗词更具美感,展现了陈著对自然景物和文学艺术的敏锐观察和独到见解。

诗词推荐

客程言浩渺,念此道里赊。秋林伤客情,霜叶色胜花。溪鱼不论钱,我饥岂无涯。何当见升平,四海如一家。

暮鹊投林意自深,向来一诺抵千金。面看逆旆有归色,足望穷途无好音。岁晚更怜霜点鬓,夜寒除是月知心。政应老死何须惜,或有遗书备访寻。

溶溶漠漠秋光淡,耿耿寥寥夜色清。不是灵根函爽气,如何醖得此香成。玉兔捣霜千万粒,凄风折作四花凝。广寒惯识朝真趣,一笑秋空意欲凌。

独骑瘦马破枯苔,要与高僧共茗杯。山阁云晴天上□,□帆潮紧日边来。藤阴树影东西缺,野色秋光左右□。□□中间无障碍,豁然宇宙一灵台。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小院菊残烟雨细。天气_凉,恼得人憔悴。被暖橙香羞早起。玉钗一任慵云坠。楼上珠帘钩也未。数尺遥山,供尽伤高意。伫立不禁残酒味。绣罗依旧和香睡。

有个秀才姓汪。住在祁门下乡。行第排来四八,做尽万千趋锵。

遂惬耽幽兴,披襟坐水湾。松枯涛不作,鸥澹梦常闲。漏月宽樵径,吞星避钓环。年来悲跼蹐,聊此破愁颜。

初登张公门,公子始冠帻。於今见公子,与我偕鬓白。山林坐语笑,宛我在公侧。岂惟貌如之,侃侃有公德。忆公营濑乡,许我归作客。我归公既逝,惆怅难再得。得子如得公,交怀我忻戚。漂摇将安往,税驾止一昔。寤言且勿寐,庶以永今夕。何时复能还,裹饭冶城宅。

景物诗人见即夸,岂怜高韵说红茶。牡丹枉用三春力,开得方知不是花。

梅花宜雪犹宜月,水畔山边更自奇。十四字传和靖后,又传君际五言诗。

欲归未去两纷拿,何事回天力未加。九牧谁为十羊主,百冠当念一人髽。肘边有石心虽切,腰下无钱手谩叉。千万有人逢伯乐,为言龙种尚盘车。

历以寅为正,风从艮位来。桃符当壁写,竹户趁钟开。宿雨滋初茁,长年老不材。满庭青柏叶,惆怅独持杯。

令节争欢我独闲,荒台尽日向晴山。浑无酒泛金英菊,漫道官趋玉笋班。深愧青莎迎野步,不堪红叶照衰颜。羡君官重多吟兴,醉带南陂落照还。

大虚空重片光悬,何异初开混沌天。能办辛勤磨玉斧,不愁缺月不团圆。

残阳下西岑,暝色起平坂。林下一僧归,钟声烟际远。

梦断咨嗟故国寒,江湖风物共雕残。麻姑嫁时浪未息,织女支机石岂安。不许忠臣施一语,徒令志士起三叹。不患盗贼不扑灭,要使盗贼耕桑难。

逢君自乡至,雪涕问田园。几处生乔木,谁家在旧村。山峰横二室,水色映千门。愁见游从处,如今花正繁。

我发日已疏,尚喜鬓未斑。晴朝试一沐,但觉盘水宽。千梳发清快,凛凛肌骨寒。脱落等秋箨,光润如春峦。譬彼雨露滋,下泽枯蓬根。乌云犹半湿,霜叶不加繁。我生嗜疏懒,肯事形骸间。一月半不理,垢腻何由删。今辰新沐罢,快若沃狂澜。呼儿奉袜饮,为作椎结团。岁月寝相逼,欢娱

珠履三千醉不欢,玉人犹苦夜冰寒。送君偏有无言泪,天下关山行路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