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春日应制(其一)》
拼音和注音
hǎo yǔ qíng shí sān yuè lǐ , luán yú yáo guò bǎi huā zh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月:三月sānyuè∶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thethirdmonthofthelunaryear,thethirdmoon]∶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三个月
百花:亦作'百华'。各种花。
銮舆:1.亦作銮驾。2.天子车驾。3.借指天子。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奉天朝罢晓曈昽,敕使传宣籞苑东。
好雨晴时三月里,銮舆遥过百花中。
东皇默运无言化,南国新收不战功。
归坐明堂还布德,豫游分与万方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