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游次公的《耒阳道中》
拼音和注音
shān tóu dèng shí wēi tī xiǎn , shān xià huāng tián yě cǎo bē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山头:1.山的顶部;山峰。2.设立山寨的山头,比喻独霸一方的宗派:拉~。3.墙壁。4.墓地、坟地。以坟冢常在山上而得名。5.旧时对景颇族的称谓。
野草:地面生长的掺进植物,耕作中通常伤害作物或损害地方的外貌、经济方面无用的植物。
田野:(名)田地和原野。指大片的种庄稼的田地。
游次公
游次公,字子明,号西池,又号寒岩,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著名理学家游酢侄孙,礼部侍郎游操之子。乾道末,为范成大幕僚,多有唱和,又曾为安仁令。淳熙十四年(1187)以奉议郎通判汀州。著有《倡酬诗卷》,存词五首。
原诗
山头磴石危梯险,山下荒田野草悲。
更著秋风吹两鬓,不消几日尽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