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

诸佛出身处,千般谩度量。
东山行水上,眨眼过扶桑。

作品评述

诗词《颂古》是宋代佛教僧人释如珏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诸佛出身处,千般谩度量。
东山行水上,眨眼过扶桑。

诗意:
这首诗词以佛教观念为基础,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赞颂和思考。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和隐喻,描述了千百年来佛陀的执着修行和普度众生的壮丽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佛陀的伟大和佛教的普世意义。下面逐句解读:

首句“诸佛出身处,千般谩度量”,描述了诸佛的出嫁之地,并且向读者展示了佛陀们通过不同的修行方法和智慧,普度众生的广大能力。诸佛出生于不同的境地,代表了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以帮助世人找到出离尘世的道路。

接着一句“东山行水上,眨眼过扶桑”,以东山和扶桑为象征,强调了佛陀穿越时间和空间的能力。东山行水上,意味着佛陀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象征着他们的普世存在和普度众生的力量。眨眼之间,他们已经超越了一切限制,到达了远方的扶桑,表达了他们无所不在和随时帮助世人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华美的意象,展示了佛陀与众生共存的伟大与智慧,并渗透了释如珏对佛教引导人类走向善与智慧的教义的深刻领悟。

总结来说,这首诗词《颂古》传达了佛教对世间万象的智慧领悟和普度众生的弘法精神,是佛教文学的经典之作。

诗词推荐

风雨半。春锁绿杨深院。幕浪不翻香穗卷。轻寒闲便面。归兴新来不浅。勾引闲愁撩乱。一枕春酲谁与管。晓莺惊梦断。

前朝旧业想遗尘,今日他乡独尔身。郧地国除为过客,杜陵家在有何人。苍苔白露生三径,古木寒蝉满四邻。西去茫茫问归路,关河渐近泪盈巾。

樱桃落尽春将困,秋千架下归时。漏暗斜月迟迟,在花枝。彻晓纱窗下,待来君不知。(以下缺十二字)

关锁自周天。升降循环三寸田。不在嘘呵并数息,天然。九转无亏火力全。胎息漫流传。要在阴阳不可偏。呼吸吹嘘皆赖巽,绵绵。妙在前弦与后弦。

童子何知幸最深,父班籍湜奉登临。挟经屡造芝兰室,挥尘常聆金玉音。黄卷香焚春晼晚,绛纱人散夜萧森。明朝只死丝纶下,回首青云万里心。

何师何许人,何用与世绝。向来修何行,於今得寂灭。复以何因缘,梦与老夫诀。是身如虚空,而有何差别。云何作我相,饷别何屑屑。彼分香卖履,何者谓豪杰。老师出世间,亦复何蛮结。我法一切无,何以此宝诀。问宝何从来,岂为我辈设。师今何方去,更吐广长舌。

天际行云红一缕。无尽青山,江水悠悠去。更上层楼凭远处。凄凉今古悲三楚。心事多端谁共语。酒醒愁来,望望家何所。薄宦漂零成久旅。天涯却羡鸿遵渚。

叛奴逃数岂堪留,忠节曾无肯到头。朱异早能同远见,青衫宁假帝登楼。

九年壁观显家风,半是真诚半脱空。一苇不知何处在,长江依旧水流东。

堆青积翠耸□□,□□峥嵘古寺深。此画老钱暮年笔,真成一纸真千金。

云台历历纪功臣,底事中间有子陵。未必故人同卧处,了无一语及中兴。

伐桂向芳洲,跨波湾势小。时爱游人渡,游人在林杪。

忆昔乐全公,暮为老苏长。载其辨奸论,此老一生了。澹庵夫何如,书有斩桧草。顾岂无他欤,言大可略小。

壮志只便鞍马上,客梦长到江淮间。谁能辛苦运河里,夜与商人争往还。

谁窃清香下广寒,霜风染就粟肤丹。须知叶叶苍圭色,花未开时自可观。

昔思春服成,浴乎沂水上。仲尼亦所志,语此虽未向。子今当是时,有意同我尚。已邀二三友,欲往期毕饷。倏然风满途,尘土阻清旷。安得一振衣,徒希舞雩唱。

灯飘珠箔玉筝秋,几曲回阑水上楼。猛忆定庵哀怨句:“三生花草梦苏州”。

典学光阴璧不如,简编灯火卷还舒。极知储后勤稽古,却是儒生嬾读书。心到帝王图籍外,手追雅颂国风初。人间未见瑶山集,十倍曹丕尚有余。

器局事宏大,心期勿卑汙。俗士不必效,汝为君子儒。

青绮丛中蹙绛纱,碧云阙处抹晴霞。凌霜窈窕含朱彩,消得愚溪作意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