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荆门张都官维见和惠泉诗

楚人少井饮,地气常不泄。
蓄之为惠泉,坌若有所折。
泉源本无情,岂问浊与澈。
贪愚彼二水,终古耻莫雪。
只应所处然,遂使语异别。
泉傍地平衍,泉上山嵽嵲。
君子慎所居,此义安可缺。
古人贵言赠,敢用况高节。
不为冬霜干,肯畏夏日裂。
泠泠但不已,海远要当彻。

作品评述

《次韵答荆门张都官维见和惠泉诗》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楚人少井饮,
地气常不泄。
蓄之为惠泉,
坌若有所折。

泉源本无情,
岂问浊与澈。
贪愚彼二水,
终古耻莫雪。

只应所处然,
遂使语异别。
泉傍地平衍,
泉上山嵽嵲。

君子慎所居,
此义安可缺。
古人贵言赠,
敢用况高节。

不为冬霜干,
肯畏夏日裂。
泠泠但不已,
海远要当彻。

中文译文:
楚地的人们少有井水的饮用,地下的气息常常不会流失。蓄水成为这座惠泉,它的水源仿佛有所隐约。泉水本无情感,何必去询问它的清浊。愚昧贪婪的人们,终将受到历史的耻笑。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使语言产生不同的效果。泉水旁边是平坦的土地,泉水上方是崇山峻岭。君子应当慎重选择居住的地方,这种义理是不能忽视的。古人注重言辞的赠送,我敢于使用高尚的词句。它不会因为冬天的寒霜而干涸,也不会因为夏天的酷热而裂开。泉水清澈悠扬,它要穿透遥远的海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楚地的泉水为主题,表达了苏轼对泉水的赞美和对人们行为的思考。诗中首先描述了楚地人们少有井水的饮用,这里的井水代指泉水。接着,苏轼提到泉水被蓄存起来成为了惠泉,它的水源仿佛有所隐约,给人以神秘而美好的感觉。他认为泉水本无情感,不应该去论及其清浊,而那些贪婪愚昧的人们,却被后世耻笑。苏轼进一步指出,语言的表达也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因此不同的环境会使语言产生不同的效果。接下来,他通过描绘泉水周围的景物(泉水旁边是平坦的土地,泉水上方是崇山峻岭)和对君子慎重选择居住的地方的赞扬,强调了人们在选择居住地时应该慎重考虑,不能忽视这种义理。最后,苏轼通过形容泉水清澈悠扬,并要穿透遥远的海洋,表达了泉水的持久之美和深远的影响力。

整首诗以泉水为主题,描绘了泉水的品质和价值,并通过对人们行为和环境的思考,寄托了作者对人类行为的期望和对高尚品格的赞美。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泉水的赞美和对人们行为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他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三叶翠蓂开子月,九天降诞文星。满堂佳气蔼祥云。称觞椒有颂,介寿酒浮春。强仕宜为攀折客,须知富贵催人。看看雁塔即联名。一门夸盛事,棠棣对灵椿。

四时花木巧玲珑,夹路纷纷紫映红。步障不须西蜀锦,相公行处裹春风。

冰枯雪老尚天台,使我诗肠日九回。归去来兮须岁暮,岁云暮矣不归来。

先生场屋文之虎,气慑狐狸自不知。老去莫嫌官尚冷,灞桥风朋要新诗。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走马远相寻,西楼下夕阴。结交期一剑,留意赠千金。高阁歌声远,重门柳色深。夜阑须尽饮,莫负百年心。

江中今日成龙鉴,苑外多年废鹭坡。合照乾坤共作镜,放生河海尽为池。

虽言千骑上头居,一世生离恨有馀。叶下绮窗银烛冷,含啼自草锦中书。

借彼笙箫鼓笛中,诗人随分得春风。提壶处处差监酒,布谷朝朝讲劝农。

郊原空阔净无尘,且放千林自在春。借问梅花何处落,翠苔苍藓石磷磷。

采□形相异为仙,识性谁知共一天。泽物度人均是道,瑞昭千载起祥烟。

季春斩暄,鸟啼花笑。恒沙数见闻觉知,悉毕了了。

旋开斜港放船出,更著小亭临水看。软红尘里江山景,便著丹青画亦难。

久苦群阴不可排,一朝驱退亦宜哉。万年谁上君王寿,为奏门前欲泰来。

可人浓翠护微黄,宝树森森自看行。居士饭余无一事,坐来还印寂然香。

山谷前头敢说诗,绝称漱井扫花词。後来全集教渠见,别有天珍渠得知。

宴罢回来日欲斜,平康坊里那人家。几多红袖迎门笑,争乞钗头利市花。

满把椒浆奠楚祠,碧幢黄钺旧英威。能扶汉代成王业,忍见唐民陷战机。云梦去时高鸟尽,淮阴归日故人稀。如何不借平齐策,空看长星落贼围。

汹涌吹苍雾,朦朣吐玉盘。雨师清滓秽,川后扫波澜。气射繁星灭,光笼八表寒。来驱云涨晚,路上碧霄宽。熠耀游何在,蟾蜍食渐难。棹飞银电碎,林映白虹攒。水魄连空合,霜辉压树干。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

晓风严,正萧然兔园,薄雾微罩。梅渐弄白,耸危苞、匀胜胭脂,半点琼瑰小。望江南、信息何杳。纵寿阳妍姿,学就新妆,暗香须少。幽艳满寒梢,更游蜂舞蝶,浑无飞绕。天赋品格,借东皇施巧。孤根占得春前俊,笑雪霜、谩欺容貌。况此花高强,终待和羹,肯饶芳草。

春风扬尘春日白,衡门向城人寂寂。淮阳三月桃李时,街头时有卖花儿。老人卧稳起常晚,欲强出游心独懒。一尊美酒酬芳菲,老大不及年少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