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俞德邻的《送刘伯宣尹松江府五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bīng xiǎn sān nián jiǔ , chuāng yí bǎi xìng tó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百姓:(名)旧指与官吏有别的人,现指人民大众:平民~。
疮痍:(书)(名)创伤,比喻遭受战争灾害破坏后民生凋敝的景象:满目~。
兵燹:战火焚毁破坏:连年兵燹,房屋田产都已毁尽。
俞德邻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原诗
兵燹三年久,疮痍百姓同。
政须随日化,心要与天通。
刻木期难对,屯膏施易穷。
松江三万顷,盂水爱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