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

忽忆韩公二妙姝,琵琶筝韵落空无。
犹胜江左狂灵运,空斗东昏百草须。
马上胡琴塞上姝,郑中丞后有人无。
诗成画烛飘金烬,八尺英公欲燎须。
荻花枫叶忆秦姝,切切幺弦细欲无。
莫把胡琴挑醉客,回看霜戟褚公须。

作品评述

《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忽忆韩公二妙姝,
琵琶筝韵落空无。
犹胜江左狂灵运,
空斗东昏百草须。

马上胡琴塞上姝,
郑中丞后有人无。
诗成画烛飘金烬,
八尺英公欲燎须。

荻花枫叶忆秦姝,
切切幺弦细欲无。
莫把胡琴挑醉客,
回看霜戟褚公须。

中文译文:
突然想起韩公的两位妙姝,
琵琶和筝的音韵已经消失无踪。
仍胜过江左狂放的灵运之音,
虽然东昏百草也在空荡荡地竞相歌唱。

马上奏起胡琴,奏给失散的姝儿听,
郑中丞后来有谁能继承她的音律?
诗词成就了画烛,飘飞金色的烬灰,
八尺的英公想点燃她的秀发。

荻花枫叶勾起了对秦姝的回忆,
幺弦细细地颤动,几乎消失无踪。
请不要用胡琴来引起醉客的抚摸,
回头看看霜戟的褚公仍然需要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回忆和思考为主题,表达了对逝去的音乐和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先,诗人忽然想起了韩公的两位妙姝,他们的琵琶和筝的音韵已经消失无踪。这里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含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接着,诗人认为这些音乐的韵律仍胜过江左狂放的灵运之音,即使现在东昏百草争相歌唱,也无法超越过去的音乐之美。这里可能暗指对于当时文化艺术水平的评价,认为过去的音乐更为精妙。

然后,诗人以马上奏起胡琴来塞上姝的方式,寄托了对失散的姝儿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提到郑中丞后来是否有继承音律的人。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于音乐传承和才华继续的期望。

接下来,诗人将诗词成就为画烛,飘飞金色的烬灰。这里描绘了诗词的熊熊烈火和美好的创作成果。八尺的英公指的是诗人自己,希望能够点燃美好的事物,传承文化艺术。

最后,诗人以荻花和枫叶勾起对秦姝的回忆,幺弦细细地颤动,几乎消失无踪。这里表达了对过去爱情的怀念和对逝去之美的追忆。然后诗人警示不要用胡琴来引起醉客的抚摸,回头看看霜戟的褚公仍然需要你。这里可以理解为对于现实的反思,诗人希望人们不要迷失在虚浮的欢愉中,而是要回头看看真正重要的事物,回归对真正价值的关注。

整首诗词通过对音乐、美好时光和爱情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的思考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传承、才华的期望。同时,诗词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隐喻,给人以深思和共鸣的空间,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我梦游天台,横空石桥小。松风吹菵露,翠湿香嫋嫋。应真飞锡过,绝磵度云鸟。举意欲从之,翛然已松杪。微言粲珠玉,未说意先了。觉来如堕空,耿耿窗户晓。群生陷迷网,独达从古少。杜叟子何人,长啸万物表。妻孥空四壁,振策念轻矫。遂为赤城游,飞步凌缥缈。问禅不归舍,屡为

空间欲问君何得,灭色终非我所能。岑寂欢狂均有待,无相与处是良朋。

别驾阴功草木知,一朝变化出神奇。乍惊蓂苹还同长,更羡卿云向下垂。文笔分明传异状,画图次第记当时。嘉祥创见轻千古,信宿曾看十样芝。

应有人家往隔溪,绿阴亭午但闻鸡。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墨染深云犹似瘴,丝来小雨不成泥。更无骑吹喧相逐,散诞闲身信马蹄。

律管已当人统月,斗杓初建孟陬辰。新修元佑万年历,今日才开第五春。

薄饭午不羹,空炉夜无炭。寥寥日避席,烈烈风欺幔。谓予勿恶此,何为向子叹。长年客尘沙,无妇助亲爨。寒暄慰白首,我弟才将冠。邅回岁又晚,想见淮湖漫。古人一日养,不以三公换。田园在戮力,且欲归锄灌。行矣子诚然,光阴未宜翫。负米力有余,能无读书伴。

龙君鼎鼎出云关,分祀仙宫佛刹间。两月更无涓滴雨,问君何日可还山。

严晨一炉火,爱重如兼金。既已暖我躯,且复豫我心。因思孟东野,曲身长苦吟。何如贵公子,得意椒房深。

绁足饲饥鹰,鹰饱意未平;伏枥岂不安,老骥终悲鸣。士生固欲达,又惧徒富贵。素愿有未伸,五鼎淡无味。茅屋秋雨漏,稻陂春水深。长歌倾浊酒,举世不知心。

至道生元气,重圆法混成。无为观大象,冲用体常名。仙乐临丹阙,云车出玉京。灵符百代应,瑞节九贞迎。宝运开皇极,天临映太清。长垂一德庆,永庇万方宁。

杳杳复苍然,无云日暮天。象分青气外,景尽赤霄前。渐吐星河色,遥生水木烟。从容难附丽,顾步欲澄鲜。但见收三素,何能测上玄。应非暂呈瑞,不许出山川。

淅淅寒流涨浅沙,小桥通去路横斜。因寻野渡逢渔舍,夹路松开黄玉花。

贫贱易为适,荒郊亦安居。端坐无馀思,弥乐古人书。秋田多良苗,野水多游鱼。我无耒与网,安得充廪厨。寒天白日短,檐下暖我躯。四肢暂宽柔,中肠郁不舒。多病减志气,为客足忧虞。况复苦时节,览景独踟蹰。

娜婀风前竹,空蒙雨外山。孤云心共远,短艇兴俱还。酒有双莲胜,诗无一字閒。因君成怅想,时到梦魂间。

蓬转欣小定,泛金非我乡。买田无好峙,共宅有清漳。菱罢水天接,风来花草香。邗沟风月地,怊怅隔参商。

远宦碧云外,此行佳兴牵。湖山入闾井,鸥鸟傍神仙。斜日背乡树,春潮迎客船。江楼新咏发,应与政声传。

虽非戚戚小人儒,亦岂堂堂大丈夫。写向广文官舍里,巍冠为我讲唐虞。

出处诚吾事,园林正及时。乾坤身老大,兄弟日追随。生死真谭笑,过逢类别离。小楼今夜月,照我泪双垂。

怀君旧是云中守,归去黄山尚卧云。欲借剪刀峰下景,好裁一半与平分。

井含春气碧,楼转夕阴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