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益阳赵宰六首

为邦何所急,劝学最留情。
数仞新儒馆,千年继武城。
梁间珍篆古,门外碧波平。
会有明伦士,培风纵鹗横。

作品评述

《和益阳赵宰六首》是宋代廖行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以及对学习和教育的重视。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为邦何所急,劝学最留情。
数仞新儒馆,千年继武城。
梁间珍篆古,门外碧波平。
会有明伦士,培风纵鹗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表白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担忧为出发点,隐含着对当时社会变革和教育的思考。作者首先问道:在国家面临何等紧急的情况下,什么事情是最值得我们关注和投入的?他回答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倡导学习,因为学习是最能够引发社会转变和进步的关键。

接着,诗中出现了"数仞新儒馆"和"千年继武城"的描写,这是在描述当时新建的儒学和延续千年的武城。"数仞新儒馆"意味着新一代的学府正在崛起,给予人们新的知识和智慧;而"千年继武城"则象征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坚固,武城在这里代表着国家的根基和力量。

随后,诗中描绘了梁间的珍贵篆刻和门外的碧波平静的景象。这里的"梁间珍篆古"暗示了古代文化的宝贵和珍稀,篆刻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而"门外碧波平"则传达出宁静和安宁的意象,暗示着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最后,诗中提到"会有明伦士,培风纵鹗横"。这表达了作者对于新一代有志于明德修身的学子的期待和鼓励。"明伦士"指代具有明德之才的士人,他们将会在社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风度,顺应时代的潮流,充满自由和创造力。

整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状和教育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兴盛和社会进步的期望。作者呼吁人们应当重视学习,将知识作为改善社会和个人的关键,同时也寄望于新一代能够秉持明德,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这首诗词在表达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中,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教育的重视。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诗词推荐

过血乖离惨极刑,人情天理岂其真。天心处置非无意,故把瑕疵累圣人。

至人随化往,遗路自堪伤。白塔收真骨,青山闭影堂。钟残含细韵,烟灭有馀香。松上斋乌在,迟迟立夕阳。

渐起人声昏晓际,难追梦境有无间。饶渠日出还生事,领取当前倚枕闲。

红染桃花雪压梨,玲珑鸡子斗赢时。今年不是明寒食,暗地秋千别有期。

春色无人见,兹行偶众先。柳黄新过雨,麦绿稍铺田。河润兼冰散,禽声向日圆。城池高受雾,濉涣暖生烟。送客情初恶,还家意稍便。旋闻夫事起,已过佛灯然。簿领何时毕,尘埃空自怜。南湖渐可到,早治木兰船。

肸蠁丰融富媪厘,班回长乐奉愉怡。休嘉最易生安逸,翼翼当如未祼时。

苍苍一林石,零散少存者。分携多子孙,不胜落田野。虚堂有天就,乃在绝壁下。存者宁非真,散者亦已假。相君久藏山,远客初击马。幽玩埋莓苔,孤嘀坐梧槚。方咏兹游清,未敢泥风雅。

贤愚共在浮生内,贵贱同趋群动间。多见忙时已衰病,少闻健日肯休闲。鹰饥受绁从难退,鹤老乘轩亦不还。唯有风流谢安石,拂衣携妓入东山。

漂泊来千里,讴谣满百城。汉家尊太守,鲁国重诸生。俗变人难理,江传水至清。船经危石住,路入乱山行。老得沧州趣,春伤白首情。尝闻马南郡,门下有康成。

未答前书每有惭,忽收近讯自开缄。缴回玉笥山人号,换得金门羽客衔。石鼎联诗尘满砚,竹宫应制草盈函。可怜予与君俱错,投老方思卸戏衫。

尔禽畜於人,性巧作人语。家贫售千金,宁死不离主。

今日云山堂上客。明朝真个云山隔。人不似行云。相随长短亭。堂空歌韵响。清切缘云上。留住莫教飞。怕如人别离。

春风东来暖如嘘,过拂我面撩我裾。不知我心老有异,亦欲调我儿女如。庭前花枝笑自爱,风里草力更相扶。旁林曲树足飞鸟,不问燕雀鸱鸢乌。求雌要截各有意,岂但斗竞争春呼。春巢成多夏卵众,明年计此更有余。非唯喧呼乱人耳,渐恐巢穴妨人居。收残射中岂无道,我亦力可弯长弧。

早涉人间足畏涂,一麾投老向江湖。年光已上星星鬓,日力犹供急急符。本自阳狂无藉在,更堪羸病不枝梧。灭胡意气嗟谁许,泪尽神州赤县图。

拟嚼枝头蜡,惊香却肖兰。前村深雪里,莫作岭梅看。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举目无相识。金风吹我寒,秋月为谁白。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未到故乡时,将为故乡好。及至亲得归,争如身不到。目前相识无一人,出入空伤我怀抱。风雨萧萧旅馆秋,归来窗下和衣倒。梦中忽到江南路,寻得花边旧居处。桃脸蛾眉笑出门,

我虽券内士,常思方外游。未见夫铁脚,况逢钁头。癯然只树老,隐此阴崖幽。修竹不知夏,青松不知秋。甚欲效柳子,冉溪买西丘。又欲追白傅,香山寻石楼。忽开化人书,书中有鸣球。其鸣疑飞泉,清绝或可侔。乃是寄我诗,恨我昔莫留。观者勿疵瑕,谓以声音求。句法传丛林,五言如

人生欲满十分难,得七分安便是安。鸟信天公终不死,□于云路本来宽。须知老眼今如古,肯徇时情暖换寒。说与儿曹能解意,相看一笑倚阑干。

湿翠湖山收晚烟。月华如练水如天。兴来催上钓鱼船。青箬一尊汀草畔,霜筠数曲渚花边。更于何处觅神仙。

半生每负看山眼,此日真成带雨游。欹枕有无疑欲暮,成峰横侧总宜秋。耳喧似厌泉呜咽,腰系不妨云去留。明日新晴马蹄放,直须三峡看龙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