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偈三首
崆峒老人专一一,黄梅真叟却无无。
独坐松根石头上,四溟无限月轮孤。
非色非空非不空,空中真色不玲珑。
可怜卢大担柴者,拾得骊珠橐籥中。
优钵罗花万劫春,频犁田地绝纤尘。
道吾道者相招好,不是香林采叶人。
作品评述
《道情偈三首》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贯休。这首诗词包含了多个意象和象征,并通过对比和对立的手法表达了贯休对道和世俗的思考和反思。
首先,贯休通过描述两位老人来表达对世俗和道之间的对比。崆峒老人专一于道,而黄梅真叟却无所执着。后两句则通过“独坐松根石头上,四溟无限月轮孤”的描写,表达了崆峒老人对道的追求与世俗的隔绝。
接下来,贯休使用了一系列对立和矛盾的词语,如“非色非空非不空,空中真色不玲珑”,来体现道的本质和世俗的虚妄。他强调道非色、非空,但在真实的空中却能找到真正的色彩。
最后一首诗则通过对比卢大担柴者和拾得骊珠橐籥的描写,表达了对修行的难度和修得智慧的可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充满了哲思和宗教意味。贯休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他对于道和世俗的看法。诗意深远,意境优美,适合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