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者

瑟瑟负吹鬓发飞,自将莎草补蓑衣。
小船撑入芦花去,家在溪边多不归。

作品评述

《渔者》是徐照创作于宋代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瑟瑟负吹鬓发飞,
自将莎草补蓑衣。
小船撑入芦花去,
家在溪边多不归。

译文:
风吹拂着渔者悬垂的胡须和飘动的发丝,
他用莎草自行修补沾满泥土的蓑衣。
小船顶着芦花驶入远方,
家园在溪边,渔者常不归。

诗意与赏析:
《渔者》描绘了一个渔夫的景象和生活状态。诗中以瑟瑟负吹、胡须飞扬的方式形容渔者在风中的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他艰辛的劳作和与自然的亲近。渔者自行修补蓑衣,表现了他朴素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使人们感受到了他对于生存的坚韧和自立的精神。

接下来,渔者驾驶小船穿过芦花,驶向远方。这里的芦花象征着水边的风景,也代表了渔者生活的环境。渔者的家园在溪边,然而他常常不归,暗示了他的工作需要他离家远行,或者是因为渔猎收获的不确定性,导致他无法按时回家。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渔者的形象和生活状态,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坚韧、自立和勇敢。通过描写渔者的日常生活,徐照传达了对于普通劳动者的赞美和对于自然环境的感悟。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力量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引发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徐照(?~一二一一),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工诗,与同郡徐玑(灵渊)、翁卷(灵舒)、赵师秀(灵秀)并称“永嘉四灵”。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遍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有《山民集》(《瀛奎律髓》卷二○),已佚。有《四灵诗集·徐照集》、《芳兰轩集》传世。事见《水心文集》卷一七《徐道晖墓志铭》。 徐照诗,以一九二五年南陵徐乃昌据毛晋影抄残宋本刻《永嘉四灵诗·徐道晖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一九二八年永嘉黄群《敬乡楼丛书》本(简称黄本)、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芳兰轩诗集》五卷本(简称明本)、清顾修读画斋刻《南宋群贤小集·芳兰轩集》一卷本(简称顾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行迈南康路,客心离怨多。暮烟葵叶屋,秋月竹枝歌。孤鹤唳残梦,惊猿啸薜萝。对江翘首望,愁泪叠如波。

山深云气多,拨云寻径入。但觉襟袖寒,不知浓翠湿。

芳草纤纤,游丝冉冉,可爱地晴江碧。世事浮云,人生大梦,歧路漫悲南北。漉酒春朝,步蟾秋夜,却忆旧时巾舄。问故园、何日归欤,松菊已非畴昔。谁似我、十亩柔桑,千头佳橘,饱看绿阴朱实。溉釜烹鱼,饭疏饮水,胜咀绛霞琼液。鸟倦知还,水流不竞,乔木且容休息。喜间来、事事

桂阳有仙人,姓成名武丁。朝为堕人世,人惟识其形。一日语其弟,吾将返青冥。乃曰此七夕,上天呼群灵。织女欲渡河,暂诣牵牛星。诸仙尽还宫,天路罗云軿。吾亦向祈召,当往不得停。弟问何时还,答云三千龄。明日失丁在,恍惚迷所经。后世凡此节,儿女喧家庭。纵横具鍼缕,花果

欲寐已成寤,暂欣还作悲。三更风雨听,四海友朋思。拊榻虫频息,挑灯鼠屡窥。莫呼僮仆觉,翻到自题诗。

颇怪旄头异,何曾玉色怡。恶言闻佛耳,夷猾上尧眉。河岂无清日,天曾有坏时。嗣皇新缵禹,遗老喜还悲。

寂寞申公谢客时,自言已见穆生机。绾臧下吏明堂废,又作龙钟病免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曾共君侯历聘来。去年今日踏莓苔。旌扬宅里疏疏磬。挂屩枫前草草杯。呼煮酒,摘青梅。今年官事莫徘徊。移家径入蓝田县,急急船头打鼓催。

白发应同春草茎,风吹一夜满头生。欲收浮艳归根柢,故遣芳菲定老成。碧瓦晓霜怜变灭,纸窗宵月妒分明。据鞍上马非吾事,赖尔妆严意不轻。

同病相怜。同忧相捄。惊翔之鸟相随而集。濑下之水因复俱流。

桃榔雨醉江城夜,橄榄风吟野驿秋。

袅袅沉水烟,乌啼夜阑景。曲沼芙蓉波,腰围白玉冷。

长鬣生氂满帐前,甘棠载憩示优贤。簜函握节中军府,奎字成钩宝阁天。丹匕去寻鸿苑录,佛花来供净名禅。朝家入有三公拜,未信东山得久眠。

渐转廊腰日,徐来峡口风。飧浆便北客,淖粥称衰翁,槐晚纤纤绿,榴残续续红。责轻仍饱食,三叹愧无功。

卖却私盐一舸回,天教壮士果安排。子胥流向江南去,我独他皇夜走淮。

竛竮竹外枝,啼妆凌晓霰。东君不主盟,对人作此面。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放逐归来寂寞滨,颠毛雪色面皮皴。怪奇昔有观邕者,老丑今无看玠人。一枕唤回将觉梦,三薰惜取已来身。绣裳蝉冕丛忧愧,得似先生折角巾。

推不进前,约不退进。临济白拈,未是好手。南山不惜两茎眉,玉筯空将撑虎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