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红梅)

冰姿玉骨,自是清凉□。
此度浓妆为谁改。
向竹篱茅舍,几误佳期,招伊怪,满脸颜红微带。
寿阳妆鉴里,应是承恩,纤手重匀异香在。
怕等闲、春未到,雪里先开,风流煞、说与群芳不解。
更总做、北人未识伊,据品调,难作杏花看待。

作品评述

《洞仙歌(红梅)》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株红梅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红梅高洁坚贞的赞美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冰姿玉骨,自是清凉□。
冰姿玉骨,指的是红梅花的姿态和质地。红梅花清冷如冰,美丽如玉,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清凉之气。这里的"□"表示缺失的字句,原诗中可能有缺失或残缺。

此度浓妆为谁改。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红梅花艳丽外貌的疑问,红梅花盛开时如此妖娆,是为了迎接谁而妆点自己。

向竹篱茅舍,几误佳期,招伊怪,满脸颜红微带。
这句话描绘了红梅花生长在竹篱和茅舍旁边,错误地错过了与佳人相遇的机会。"招伊怪"表示惋惜和抱憾之意,红梅花满脸红色微带,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遗憾和不甘。

寿阳妆鉴里,应是承恩,纤手重匀异香在。
寿阳妆鉴是指当时流行的妆饰品牌,这里表示红梅花的美丽应该是天生的,而非外界装饰所致。红梅花的花瓣纤细柔和,香气独特,散发出一种异香。

怕等闲、春未到,雪里先开,风流煞、说与群芳不解。
这句话表达了红梅花不畏寒冷,提前在雪地中绽放的勇气和风采。红梅花以其独特的美丽和坚强的生命力,超越了其他花朵,不被世俗所理解和赞美。

更总做、北人未识伊,据品调,难作杏花看待。
红梅花不仅在形态上与其他花朵不同,也在气质上有所超越。北方的人们不了解红梅花的美丽和价值,很难将其与杏花相提并论。这里的"更总做"表示红梅花一直如此,无需改变。

这首诗词以红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红梅花的形象和表达作者的情感,表达了红梅花高洁坚贞、不畏寒冷、超越常规的品质。同时,诗词中也透露出一丝对红梅花被人们误解和忽视的遗憾和不满。通过对红梅花的赞美和思考,诗人巧妙地展示了红梅花的独特之美和不凡品质,以及对美的独立评《洞仙歌(红梅)》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株红梅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红梅高洁坚贞的赞美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冰姿玉骨,自是清凉世。
红梅花宛如冰雪般的姿态和玉一般的质地,自然散发出清凉的气息。

此度浓妆为谁改。
红梅花盛开时如此妖娆,是为了迎接谁而装饰自己呢?

向竹篱茅舍,几误佳期,招伊怪,满脸颜红微带。
红梅花生长在竹篱和茅舍旁边,却错过了与佳人相见的良机。红梅花似乎在抱怨自己的红颜之美被浪费。

寿阳妆鉴里,应是承恩,纤手重匀异香在。
红梅花的美丽应该是与生俱来的,而非人为装饰。红梅花的花瓣纤细柔和,香气独特,宛如承载着恩宠的纤手。

怕等闲、春未到,雪里先开,风流倜傥,说与群芳不解。
红梅花不怕平凡的日子,早在春天到来之前,在雪地中率先绽放。它风姿绰约,超越了其他花朵,与众多花朵的美丽和品质不可相提并论。

更总做、北人未识伊,据品调,难作杏花看待。
红梅花一直保持着自己的风采,不需要改变。北方的人们不了解红梅花的美丽和价值,很难将其与杏花相提并论。

这首诗词以红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红梅花的形象和表达作者的情感,表达了红梅花高洁坚贞、不畏寒冷、超越常规的品质。同时,诗词中也透露出一丝对红梅花被人们误解和忽视的遗憾和不满。通过对红梅花的赞美和思考,诗人巧妙地展示了红梅花的独特之美和非凡品质,以及对美的独立评价和坚守。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清香自满不因风,花气迷人处处同。祗与吹开又吹落,春愁已在笛声中。

洞仙歌

潜心写幽韵,洗耳听寒涛。吟声自摇动,误疑泛鱼舠。

洞仙歌

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江

洞仙歌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洞仙歌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洞仙歌

东门上相好知音,数尽台前郭隗金。累重虽然容食椹,力微无计报焚林。弊貂不称芙蓉幕,衰朽仍惭玳瑁簪。十里溪光一山月,可堪从此负归心。

洞仙歌

平生于所学,常若丧其敏。临池书未成,池水黑已尽。传来叶岭帖,遂与兰亭近。凡兹究极功,亦足损肝肾。

洞仙歌

我不学楚人,滋兰以自馥。亦未羡东陵,种瓜以混俗。富贵自有时,贫贱宁可欲。达则济四涨,穷则独善足。

洞仙歌

驾言出游衍。冀以涤心胸。复值烟雨散。清阴带山浓。素沙匝广岸。雄虹冠尖峯。出风舞森桂。落日暧圆松。还结生不念。楚客独无容。

洞仙歌

我昔四十七,正室熊始抱。命蹇坐迟晚,不及含饴笑。今汝绝胜我,较我一年早。手抚宗嫡孙,况有眉寿老。汝心当何如,喜气浮襁褓。何幸亲见之,是子当跨灶。深源出芳流,盛德受丰报。家庆三世图,人閒如此少。弥月汤饼席,云气尊与少。欢极不知醉,老怀得倾倒。平生汝从我,笃友

洞仙歌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又六七里,乃止。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毅怪视之,乃殊色也。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毅诘之曰:“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

洞仙歌

研朱滴露月三更,见说群书作堵环。君自苦於经传癖,不如借我去看山。

洞仙歌

故人言别倍依依,病里班荆苦忆违。明日柳亭门外路,不知谁赋送将归。

洞仙歌

不作三公,归来钓、桐庐江侧。刘文叔、眼青不改,故人头白。风节傥能关社稷,云台何必图颜色。使阿瞒、临死尚称臣,伊谁力。登钓石,初相识。鱼竿老,羊裘窄。除江山风月,更谁消得。烟雨一川双桨急,转头不忿青山隔。叹鼻端、不省利名醒,京华客。

洞仙歌

僻境但流水,秋风隐计贫。石门槐叶暗,茅屋豆花新。晚食忘兼味,天游懒徇人。将师广成子,澹泊葆吾真。

洞仙歌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

洞仙歌

中庭一树碧桃花,东西飞落邻人家。东邻阿娇贮金屋,画眉夫婿金张族。退朝绮宴花拂筵,欢为簪花回曼睩。西邻女儿独含悲,良人远戍无归期。谁谓含悲对花落,花落纷宁如泪垂。可怜同是残英瓣,一悲一欢不相见。

洞仙歌

寂寂寥寥扬子居,云山相对一床书。无人载酒问奇字,自把残编时卷编。

洞仙歌

野服逢山客,探玄辅嗣甥。苏门风外啸,盘谷醉中行。候馆迷征雁,春城过晓莺。伫看花落尽,思尔豁吟情。

洞仙歌

玄冥留雪付勾芒,桃李虽忧麦未伤。膏泽较迟三十日,问天此意亦茫茫。

洞仙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