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日怀寄友人

万井追寒食,闲扉独不开。
梨花应折尽,柳絮自飞来。
梦觉怀仙岛,吟行绕砌苔。
浮生已悟了,时节任相催。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寒食日怀寄友人》
万户人家纷纷追寒食,只有我家门扉独自不开。
梨花应该凋尽,柳絮却自飘来。
梦中醒来,怀念仙山之岛,吟唱起来绕过苔藓的步行道。
已经明白了浮生无常,时光过得任凭相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寒食日怀寄友人》。寒食日是农历三月二十九,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清明节的前一天。诗人以寒食日为背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生命短暂的领悟。

诗的开头描述了寒食节的热闹景象,万井追寒食,人们都在准备庆祝寒食节,唯独诗人的家门不开,显得独特而孤寂。

接下来,诗人用梨花凋尽和柳絮飘来来展示了时节的变迁,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梨花凋尽,代表着春天的短暂,描绘了一种寂寞的氛围。而柳絮自飞来,则刻画了春天的景象,显示了生机与活力。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用梦和吟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人在梦中醒来,怀念仙山之岛,吟唱起来绕过苔藓的步行道。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憧憬和向往,他追求超越尘世的境界,希望寻找到更高层次的存在。

最后两句“浮生已悟了,时节任相催”,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领悟。他认识到了浮生无常,时光匆匆,生命短暂。想必是在岁月的冲刷和经历的积累下,诗人对生命的洞察力得到了提升。

通过这首诗,诗人齐己以寒食日为背景,以变幻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短暂,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生命短暂的领悟。整首诗意境婉约而深沉,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展现了诗人渊博的情感和细腻的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推荐

擎天端作柱,度汉可为梁。不受红尘涴,长依皦日光。风行气锭韵,雨过发真香。偏向闽中道,炎时散午凉。

独在西峰顶,年年闭石房。定中无弟子,人到为焚香。

蕴隆岂不坏,凉气亦徐还。独立清夜半,疏星苍桧间。晦明莽相代,天地本长闲。四顾何寥落,微风时动关。

破帽无情下受吹,满头霜雪已如丝。菊花笑我三秋客,风物撩人九日诗。三楚膏腴已煨炉,二江皮肉更疮痍。子卿三月无音信,鸿雁南来何所之。

江草被霜槁,江云随雨飞。稍看沾径湿,故作映空微。晓浪初吹浦,春泥未污衣。南征羡鸿雁,独有故乡归。

故岁时光漏中去,新正甲子卷头开。迎新送故祗如此,且尽灯前蓝尾杯。

张髯好客月千壶,余吃清贫逐斗沽。二字若逢仙宴会,化成一对酒葫芦。

假馆惭何补,叨邻卜偶从。灯曾分夜读,歌忍相晨舂。一壁山河邈,他生饮啄同。眼前无此屋,风雨忆帡幪。

歌以德发,声以乐贵。乐善名存,追仙礼异。鸾旌拱修,凤鸣合次。神听皇慈,仲月皆至。

寂寥春花尽,岑蔚夏阴稠。舌反禽稀弄,头昂麦并秋。直宜处台榭,稍欲厌巾{鞲革换巾}。可待蒲葵直,思从谢傅游。

宠极辱会至,势利真祸罗。君看道旁木,几曾成斧柯。世中繁华子,追悔每苦多。芬芳有徂谢,平地生风波。陆机去华亭,苏子狭三河。平生已谓毕,末路其如何。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春风浩荡,古佛榜样。春水潺湲,忽著眼看。灯笼跳入露柱,佛殿走出三门,撞著个无面目汉。却道众口难调,须是临机妙转。

苦被流年迫,衰羸老病情。得归青嶂死,便共白云生。树枿烧炉响,崖棱蹑屐声。此心人信否,魂梦自分明。

酒箴酒颂日夜读,后喜伯伦前子云。浪说平生三万卷,一言无用总虚文。

道帝方讶扑人香,金蓓花开满担装。尚有松钗佳枝杪,买归偏称插山堂。

风流五日张京兆,今日诸孙困小官。作尹大都如广汉,画眉仍复近长安。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铄金君自宽。酒兴情亲俱不浅,贱生何取罄交欢。

闲思宇宙内,何物不由天。定分不移易,劳心徒充捐。鹏飞九万里,松寿一千年。斥鷃与朝菌,逍的亦自然。

贞观得奇士,子孙宅荆土。一家五百口,六世同所处。

学馆坐无事,故书聊复看。披文既薈蕞,寻义亦泮涣。趋前后已逸,顾旧新辄窜。万言虽毕陈,一理竟未贯。往往未终卷,心目已溃乱。置书敛视听,境地甚澄晏。《易》、《书》、《诗》、《春秋》,辞简义亦焕。緌书言五千,隐约可徐玩。奈何百家言,磊磊叠几案。绵延比葛藟,根远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