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安子承读易堂

卦辞爻辞易之注,孔子读之悟其故。
彖辞象辞易之疏,孔子作之志其悟。
悬知孔子大悟时,太虚中不挂一丝。
与易为一自不知,奚以卦辞爻辞为。
渠无孔子大机械,所恃嗫嚅三尺喙。
象彖爻辞从领会,其如犹有卦辞在。
诚使时习能绝编,安知日新不忘筌。
著脚还超九师先,回头更勘三画前。

作品评述

《题安子承读易堂》是宋代曾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孔子对《易经》的领悟和创作过程,以及对其深远影响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题安子承读易堂

卦辞爻辞易之注,
孔子读之悟其故。
彖辞象辞易之疏,
孔子作之志其悟。
悬知孔子大悟时,
太虚中不挂一丝。
与易为一自不知,
奚以卦辞爻辞为。
渠无孔子大机械,
所恃嗫嚅三尺喙。
象彖爻辞从领会,
其如犹有卦辞在。
诚使时习能绝编,
安知日新不忘筌。
著脚还超九师先,
回头更勘三画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孔子对《易经》的研究和创作为主题,表达了他对《易经》的深刻理解和对其价值的肯定。诗中展现了孔子的卓越智慧和对《易经》的虔诚追求。

诗词开头提到了《易经》中的卦辞和爻辞,这是《易经》的重要部分,孔子通过阅读和研究这些注释,领悟到了其中的深意。随后,诗中描述了孔子对《易经》中的彖辞和象辞的创作,他的目的是要进一步表达自己对《易经》的理解和心得。孔子的创作和研究使他获得了重大启示,达到了大悟的境地,诗中用"悬知孔子大悟时,太虚中不挂一丝"的形象来描绘这一点,意味着孔子在领悟《易经》的过程中达到了超越尘世的境界。

诗中提到了孔子和《易经》的关系,他认为自己与《易经》融为一体,已经无法分开。诗中问道:"奚以卦辞爻辞为",意味着孔子认为自己已经超越了卦辞和爻辞的表面,直接体验到了《易经》的真谛。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孔子在研究《易经》时并没有依靠什么大的机械,只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奋。孔子对象、彖和爻辞的理解是基于自己的领会,虽然没有直接的卦辞,但仍然能够体现其中的含义。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思考。他认为如果能够真正理解《易经》的精髓并能够将其运用于实践生活,那么就能够达到超越编纂的境地。然而,要想不断进步,不忘初心,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和修炼。同时,回顾过去的经验,总结前人的教训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孔子对《易经》的研究和创作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孔子智慧和对《易经》的推崇。它展示了孔子对《易经》的领悟和创作的重要性,并强调了持续学习和不断进步的重要性。该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孔子对《易经》的追求和他在其中获得的启示,使读者对《易经》的价值和深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衡阳双峡插天峻,青壁巉巉万馀仞。此中灵秀众所知,草书独有怀素奇。怀素身长五尺四,嚼汤诵咒吁可畏。铜瓶锡杖倚闲庭,斑管秋毫多逸意。或粉壁,或彩笺,蒲葵绢素何相鲜。忽作风驰如电掣,更点飞花兼散雪。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君不见张芝昔日称独贤,君不见近日

有情方是物,无敬莫言诚。此事非俄测,由来只自成。个中勤积累,熟处会分明。未厌拘挛隘,他时满八瀛。

行役何仓皇,登涉念徒御。白日息虞渊,行子在中路。杪秋多悲风,摇落不可顾。我非草与本,胡为被霜露。不辞霜露侵,但恐岁云暮。

束薪行道自歌呼,越俗安知有丈夫。一见印章惊欲倒,相看方悔太模糊。

早仕谗销骨,迟归悔噬脐。短衣犹掩胫,穷巷固多泥。婢喜蚕三幼,奴贪雨一犁。衡茅明我眼,刮膜谢金篦。

晚泊青溪一岸沙,偶然游目到仙家。是谁办得閒情性,来伴幽人看菊花。

瑶姬家山高插天,碧丛奇秀古未传。向来题目经楚客,名字径度岷峨前。是耶非耶莽谁识,乔林石庙常秋色。暮去行雨朝行云。翠帷瑶席知何人。峡船一息且千里,五两竿头见幡尾。仰窥仙馆至今疑,行人部讯居人旨。千年遗恨保时伸,阳台愁绝如荒村。高唐赋里人如画,玉色頩颜元不嫁。

绛河明月,到中秋、不比寻常三五。神女梦,寒生嫉妒,特地行云行雨。天上婵娟,人间阴晦,怅望成凄楚。金尊翠袖,澹然相对无语。遥想天柱峰头,通宵宴赏,此地今何处。争似银桥侵汉表,直入琼楼玉宇。桂树婆娑,羽衣凌乱,偷得霓裳谱。素娥应笑,醉来狂兴如许。

百尺飞梁烟雾生,雕阑玉窦绮罗行。御沟月露生秋兴,驻马垂鞭听水声。

家山回首三千里,世乱身危今老矣。由来客子斗身强,敢弗加餐慎行李。闽中此地称多贤,招我作邻密且迩。二子人物夙所慕,倾盖忘形到汝尔。刘郎能事出世家,胜韵那知集於此。人生多计才狙公,朝暮不离三四中。我今一食日还併,士也乃有如此穷。爱酒犹能至山简,清谈兼喜对王戎。

岩上横生脉,平林一里溪。众船寒渡集,高寺远山齐。残磬吹风断,眠禽压竹低。自嫌昏黑至,难认壁间题。

东风庭院夕阳天,恨绿愁红又一年。春自要归花自落,莫将芳事怨啼鹃。

藓壁轻飞雾雨寒,一帘清漱玉珊珊。游鳞莫羡层澜去,镂雪雕冰满肺肝。

智士宁为暗主谟,范公曾不读兵书。平生心力为谁尽,一事无成空背疽。

亦当却一春耶,因取此意作此以自喻云槐根梦觉,瓜田岁暮,白发新来无数。长安迁客望朱崖,未唤得、烟霄失路。西州芍药,南州琼树,香满云窗月户。蒺藜沙上野花开,也算却

一从天上遗金籍,长向人间作画屏。

灵魄自沉浮,从来任浊流。愿从深处得,不向暗中投。圆月时堪惜,沧波路可求。沙寻龙窟远,泥访蚌津幽。是宝终知贵,唯恩且用酬。如能在公掌,的不负明眸。

沟堪揭厉难车水,雨怕讥征不入城。沃野燥刚妨种艺,老农歌哭不成声。

烟岫供寒翠,风帘舞小晴。短墙分竹色,虚户纳松声。弄笔云窗暖,煎茶玉醴轻。端知孤桧月,独伴夜禅清。

一声啼鴂无芳草。南浦晴波云渺渺。蠹尘珠网满香车,三十六桥春悄悄。垂杨柳舞吹笙道。红粉台空灰蝶小。惜花心性不禁愁,莫放堕香随去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