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

水草方方善,弓弧户户便。
合围连妇女,从戍到曾玄。
雪毳千家帐,冰瓢百眼泉。
浚稽山更北,长望斗光悬。

作品评述

《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是元代柳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水草方方善,
弓弧户户便。
合围连妇女,
从戍到曾玄。
雪毳千家帐,
冰瓢百眼泉。
浚稽山更北,
长望斗光悬。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北方边塞的景象。诗中描述了水草茂盛的原野、弓箭随处可见的村落,以及被围困的妇女们从边境的戍楼到遥远的曾玄城的情景。诗人还描绘了遍布雪地的千家帐篷和冰冷的泉眼。最后,他站在浚稽山上,向北望去,看到了遥远的北方天空中闪烁的北斗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展示了北方边塞的凄美景色和边民的艰苦生活。水草茂盛的原野和随处可见的弓箭,表明这里是一个军事要塞,边民们时刻准备着应对可能的战争。合围连妇女,从戍到曾玄,表达了边境地区妇女们丈夫离家从军的辛酸和他们自己被困于边塞的艰辛。雪地中的千家帐篷和冰冷的泉眼,揭示了严寒冬季中边塞的严酷环境。最后,诗人站在浚稽山上,长望北方的斗光悬,表达了对祖国边疆的忧思和对北方辽阔天空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了北方边塞的壮丽景色和边民的坚韧生活。通过景物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边塞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家园的深深眷恋之情。这首诗词在元代的文学作品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展示了当时边塞地区的特殊风貌和边民的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诗词推荐

几载皖山耕,忽提孤剑行。战场中有骨,尺籍上无名。马自寻归路,身空试贼营。却疑兵解去,曾说炼丹成。

笑唤枯筇蹋夕阳,探春聊作静中忙。高枝鹊语如相命,幽径梅开秪自香。苔蚀断碑惊世换,钟来废寺觉城荒。谪仙未必无遗恨,老欠题诗到夜郎。

江南二月时,杨柳绿华滋。高台不知数,台边千万树。萦堤夹岸相映新,摇曳朱门翳美人。翠楼丝丝争媚日,黄鹂树树学啼春。啼春不住高下飞,金梭乱掷流黄机。又如织女机初断,千丝万丝分历乱。旋作东郊一片阴,雨中浅浅烟中深。迤逦青绡合步障,缠绵缕带结同心。青绡步障大道傍,

叠叠青山叠叠林,风松石涧自成琴。个中迥与世尘隔,试问入山深未深。

翠馆银EB32下紫清。内家闻说庆嘉平。柳条萱草眼偏明。小阁数杯成酩酊,醒来不爱佩环声。为通幽梦到蓬瀛。

五陵无树起秋风。千里黄云与断蓬。人物萧条市井空。思无穷。惟有青山似洛中。

寒月照秋城,秋风泉涧鸣。过时见兰蕙,独夜感衰荣。酒散同移疾,心悲似远行。以愚求作友,何德敢称兄。谷变波长急,松枯药未成。恐看新鬓色,怯问故人名。野泽云阴散,荒原日气生。羁飞本难定,非是恶弦惊。

山窗偶闲静,无事忆菖蒲。怪石磨剑脊,西风拂虎须。性贞偏爱洁,节劲固应癯。何日新书室,清泉手自{奭右斗}。

修渚通阿阁,兰舟饰翠旗。吴姬年十五,乘舟泛绿池。菱花羞宝靥,皓腕发斜晖。行歌櫂船去,不觉白鸥飞。

丽春园甲召公城,池想游鱼恨至清。一簇楼台如画出,数群鸥鹭似家生。芰荷香里垂纶坐,杨柳阴中把卷行。不领管弦唯静憩,相门年少有高情。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二老俱黄发,遥怜望倚门。凄凉游子意,惭愧主人恩。酒舫湖光滟,书灯夜雨昏。三山渺云海,何日听重论。

偶随世缘出,岁晏未得还。譬如无心云,会自归故山。所嗟平生友,日夕阻追攀。想子独宿夜,灯明深竹间。

小雨散炎毒,微风生早秋。清凉人意足,厌浥草光浮。夜枕梦新热,晓窗梳不收。茅栏听好语,香稻起西畴。

石床散发洒松风,安用黄冠累此翁。但喜太平今有象,渔樵亦在万几中。

蒋宅为亭榭,蔡城东郭门。潭连秦相井,松老汉朝根。已积苍苔遍,何曾旧径存。高斋无事后,时复一携尊。

边陲万里注恩波,宇宙群芳洽凯歌。右地名王争解辫,远方戎垒尽投戈。烟尘永息三秋戍,瑞气遥清九折河。共遇圣明千载运,更观俗阜与时和。

山舍雨余好,溪深万竹齐。客同春日出,鸟向谷风啼。澹泊云无着,崎岖路欲迷。由来能力疾,归踏夕阳低。

已是居无竹,那堪食一箪。烦君饷园茹,使我助盘餐。秀色春风早,甘肥晓露溥。美材今又阙,小摘更相宽。

万里念江海,浩然天地秋。风高群木落,夜久数星流。钟绝分宫漏,萤微隔御沟。遥思洞庭上,苇露滴渔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