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鹿洞庭湖书院

路转峰回处,苍松各不群。
一溪都见底,五老尚横云。
海外多奇字,山中只旧闻。
流芳桥上伫,水石本清芬。

作品评述

《至鹿洞庭湖书院》是清代陈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路转峰回处,
山岭曲折迂回之处,
苍松各不群。
高大的松树各自独立,
形成了一幅独特的景象。

一溪都见底,
一条小溪清澈见底,
五老尚横云。
五座高山傲然挺立,
云雾缭绕其间。

海外多奇字,
远方的海外有许多奇特的文字,
山中只旧闻。
而在这山中只有古老的传闻。

流芳桥上伫,
我站在这流芳桥上,
水石本清芬。
水和石头本身自然而然地散发着清香。

诗意:
《至鹿洞庭湖书院》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路转峰回的山峦和各自独立的苍松,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独特之美。诗中的溪水清澈见底,五座高山高耸入云,表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壮丽。诗人通过对海外奇字和山中古老传闻的对比,强调了在这山水之间的宁静与自然之美。最后,诗人站在流芳桥上,感受着水和石头所散发的清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慨。

赏析:
《至鹿洞庭湖书院》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之处。通过对山峦、苍松、溪水和高山的描绘,诗人创造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给读者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诗中的对比手法,如海外奇字与山中古老传闻的对比,突出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自然之美。最后,诗人站在流芳桥上,感受着水和石头所散发的清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慨。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

诗词推荐

四月维夏,六月徂署。先祖匪人,胡宁忍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冬日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穀?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匪鹑匪鸢,翰飞戾

秋波无际远,短艇遡寒江。风景由来异,乡心未易降。晚烟生驿树,空翠扑船窗。赋得沧浪曲,长谣不便腔。

昨夜三更雷撼山,九天门户不曾关。曹溪路上分明见,有个金乌入广寒。

雨昏连夜催炎暑。暑炎催夜连昏雨。长簟水波凉。凉波水簟长。翠鬟双倚醉。醉倚双鬟翠。香枕印红妆。妆红印枕香。

蜀张与蜀花,乡人相解后。人存花更腴,人去花亦瘦。

绣川藻野炫嫣姝,练缟穠殷亭育炉。二月峭寒轻抑勒,崇朝和气毕昭苏。绀青六幕无纤翳,绿缛多畴几町区。居士自携三昧醖,缁流丛错设伊蒲。

宅相惟公久,伊余忝后尘。十年追桂籍,两禁踵词臣。接武参吾舅,承颜奉老亲。幸成三学士,何意失斯人。

敝庐无良辰,荒田多荒岁。贫贱重离别,君乎休富贵。

有客谁人肯夜过?独怜风景奈愁何。边鸿怨处迷霜久,庭树空来见月多。故国杳无千里信,彩弦时伴一声歌。驰心只待城乌晓,几对虚檐望白河。

同贫清风馆。共素白云室。

人间风露不到畹,只有酪奴无世尘。何须更待秋风至,萧艾从来不共春。

五月行将近,三年客未回。梦成千里去,酒醒百忧来。晚暮时看槿,悲酸不食梅。空将白团扇,从寄复裴回。

眼见黄叶落,耳闻孤雁鸣。咦,溪上秋光分外清。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安舆遍西北,丹旐历江湖。存没终无憾,哀荣两得俱。新封崇马鬣,余福荐浮图。家法苹蘩在,空堂始一虞。

溪边有村落,未始识纷华。去县只数里,居民逾百家。山腰茺径转,谷口翠微遮。老木纷无际,重峦浩莫涯。力穷缠至顶,势尽复成洼。不定云烟色,难名草木牙。泥钧罗比屋,涧石载运车。宛有纯风在,谁云太古遐。梁随木性曲,檐逐地形斜。榛路牛呼犊,丛祠雀噪蛇。倚崖松偃盖,落石

公舍踞阴溝,维蚊得所在。朝昕减志迹,曛暮相期会。挟是党与繁,岂资躯力大。饥心过狼贪,毒喙甚蜂蛰。侜张巧中人,勇悍将何奈。贫无绡葛裯,拙计燃萧艾。徒自取熏蒸,举家更嚏咳。烟销尚鼓箑,夜久禦益懈。坦腹恣交攻,烦养如搔疥。神疲复萝悸,少不容清快。如何造物工,种此

论交未觉白头新,闭户车成合辙轮。自古云希七十老,即今仅见两三人。欲心久绝身宜健,醉鼻常鼾梦不春。嫁女婚男多少事,忘怀任运莫伤神。

觉性从来具足,天真本自完全。浮生多被眼睛瞒。并月空花缭乱。八识元从孰起,六根本是谁般。豁然打破这疑团。吾道分明一贯。

棋枰诗课忆同堂,转首暄寒几蔀章。每叹羁离念陈迹,更因衰病感流光。亟催江鹢休停棹,已信溪禽不乱行。鱼澳芋区真好在,连宵归梦为谁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