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咏

我说逍遥理,其如要妙深。
悟来时顷刻,迷者岂通寻。
达即随情遣,真缘不可侵。
从来皆是事,巧拙在人心。

作品评述

《逍遥咏》是宋代皇帝宋太宗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逍遥自在的理念,并通过对人生境界的思考,传达了深刻的诗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
我谈论逍遥的道理,其奥妙之处如此深邃。
领悟时瞬息即至,而迷惑者又何能领略。
若能洞悉即追随内心的感受,真实的缘分不可侵犯。
从古至今,一切皆是因果之事,巧妙或者拙笨在于人心。

诗意和赏析:
《逍遥咏》表达了宋太宗对逍遥自在境界的思考和追求。逍遥一词在这首诗中意味深长,它代表了一种超越尘世烦忧和纷扰的心境。诗中所说的逍遥理,指的是一种超脱世俗束缚的境界,一种能够从内心洞察世界本质的智慧。

诗人强调了领悟逍遥境界的迅速和瞬息即至,这暗示了逍遥境界并非是经过长时间苦学才能达到的,而是在一瞬间顿悟。然而,对于那些迷惑于世间琐事、无法领悟逍遥境界的人来说,即使努力寻求,也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奥妙。

诗词中强调了随心所欲、追随内心感受的重要性。只有洞悉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并随之行动,才能真正实现逍遥自在。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真实的缘分是无法被外界侵犯和干涉的。

最后,诗人指出一切事物都是因果循环的结果,巧妙或拙笨并不在于客观事物本身,而在于人的心态和看待事物的态度。这句话提醒人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世间万物,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而是要从内心去体悟事物的真相。

《逍遥咏》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逍遥自在的理念,诗意深远。诗人通过对逍遥境界的思考,表达了对于内心自由、超越尘世束缚的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平和心态,从内心去感悟事物的本质。这首诗词给人以启示,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以及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诗词推荐

春意态。闲却远山横黛。香径莓苔嗟粉坏。凤靴双斗彩。折得花枝懒戴。犹恋鸳鸯飞盖。旧恨新愁都只在。东风吹柳带。

昔如君初冠时,见君垂角儿童嬉。君今长大一如我,但少头上斑斑丝。诵书如流日千纸,更出清言洗纨绮。明珠在侧真自失,挟册茫洋吾老矣。人言四十当著书,春风半负黄公垆。僮奴晒笑妻子骂,一字不给饥寒躯。儒学无成农已惰,履穷始悔知无奈。人生少年还易过,请君努力无如我。

雍容诗礼冠时髦。都忘却,贵人骄。横槊见英标。道勇似、当年嫖姚。默含万动,德尊一府,歌寿听民谣。绿鬓映金貂。尽千尺、青松后*。

未到毗耶城,不识维摩病。有客兮良医,妙术通神圣。金鍼鍼起髑髅吟,此曲千年谁与并。

故里田庐远,他乡禾黍秋。风高初下叶,川浅欲生洲。月出空山静,烟生远树稠。已谙为客意,坚坐任迟留。

青云玉树南薰扇。京华地、别是潇湘图展。茉莉芰荷香,拍满笙萧院。雪藕盈盈歌袅处,早已带、秋声凄怨。堪叹。把时光轻靠,冰山一片。从古幻境如轮,问铜驼、应是多番曾见。谁把笛吹凉,总是腔新换。水枕风船空入梦,但极目、波流云远。消黯。更华林蝉咽,系人肠断。

持底赏春晴,清眠自爽魂。据梧销白日,高枕未黄昏。蝴蝶飞何乐,华胥梦可温。周公应不远,心事得深论。

水竹旧院落,樱笋新蔬果。嫩英翠幄,红杏交榴火。心事暗卜,叶底寻双朵,深夜归青琐。灯尽酒醒时,晓窗明、钗横鬓嚲。怎生那。被间阻时多。奈愁肠数叠,幽恨万端,好梦还惊破。可怪近来,传语也无个。莫是瞋人呵。真个若瞋人,却因何、逢人问我。

西征君子化为猿,似觉獐头未足伦。叫月三声万松外,可能浅草走平原。

圣处耘耔日浅,俗间葑汙年深。蚤岁襟期何许,如今翻愧初心。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熙宁壬子岁,少华忽然崩。七社民俱死,九泉神不宁。昔天无骇,旷古未之聆。燮理阴阳者,如何略不惊。

闻说到扬州,吹箫忆旧游。人来多不见,莫是上迷楼。

一纸短书无寄处,数行征雁入南云。

乔木万馀株,清流贯其中。前临大川口,豁达来长风。涟漪涵白沙,素鲔如游空。偃卧盘石上,翻涛沃微躬。漱流复濯足,前对钓鱼翁。贪饵凡几许,徒思莲叶东。

今秋已约天台月。(《纪事》)

喜见新除目,焚香洗眼看。老儒居翰苑,正士作台官。有道为时用,非才处位难。寄声崔与李,催促到长安。

心境难调缓急弦,住山空度一年年。逐时蔓草徒劳铲,去日寒灰莫更然。北里笙歌传水上,西湖书记到花前。寻常忆得除禅语,次第无过省醉眠。

不见山巅树,摧杌下为薪。日睹井中泥,上出作埃尘。(《箜篌谣》。一作岂甘井中泥,时至出作尘。)情知一丘趣,不谢千里印。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以上并见《海录碎事》。)

紫芋霜天到客居,秋风应倩野人锄。竹炉细拨轻红火,暖襯寒窗夜读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