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丁仙芝的《剡谿馆闻笛》
拼音和注音
yè jiǔ wén qiāng dí , liáo liáo xū kè t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羌笛:乐器名。古时流行于塞外的一种笛子,长约四十余公分,最初为四音孔,后改为五音孔,可独奏或伴奏。因源出于少数民族羌族中,故称为羌笛。
客堂:接待宾客的房间。
寥寥:(形)非常稀少:~可数|~无几|行人~。
丁仙芝
丁仙芝,字元祯,曲阿(今江苏丹阳市)人,唐开元十三年登进士第,仕途颇波折,至十八年仍未授官,后亦仕至主簿、余杭县尉等职,好交游,其诗仅存十四首。
原诗
夜久闻羌笛,寥寥虚客堂。山空响不散,谿静曲宜长。草木生边气,城池泛夕凉。虚然异风出,仿佛宿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