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

白玉先生多在市,青牛道士不居山。
但能共得丹田语,正是忙时身亦闲。

作品评述

《偶题》是唐代曹邺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白玉先生和青牛道士的特殊境遇。这两位角色有些反常的存在方式,白玉先生经常在市中活动,而青牛道士却不住在山上修行。然而,他们却能够交流心灵的奥秘,使自己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也保持着宁静。这首诗意味深长,充满了哲理。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是:“白玉先生经常在市中出现,青牛道士却不在山上修行。尽管如此,他们能够分享灵魂的奥秘,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忙碌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也是宁静的。”

这首诗词通过对于白玉先生和青牛道士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困扰。生活中的琐事和繁忙往往让人感到焦虑和无力,他们似乎无法获得内心的宁静。然而,诗词告诉我们,即使在这忙碌的世界中,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真正的交流和理解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坚定。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诗词的题目是《偶题》,表明这首诗词作者是偶然之间写下来的,这也和诗词中的内容呼应,即在繁忙的生活中,作者发现了这个不太平凡的现象,并通过写诗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其次,白玉先生和青牛道士分别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的两种状态,一个是活跃在社会中的人,一个是追求修行的人。这样的对比让人觉得他们之间有着巨大的距离,但是,这首诗词告诉我们,他们其实都能够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最后,诗词中的“共得丹田语”一句,表达了白玉先生和青牛道士在灵魂层面上的交流。丹田是人体的关键之处,被认为是修行者的重要部位。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通过与灵魂的对话,我们能够找到方向和平静。

总而言之,《偶题》是一首有着深刻哲理的诗词,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两个角色的描写,告诉人们在繁忙中寻找内在平静的重要性。同时,它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生活意义和内心追求的思考。

作者介绍

曹邺,字业一作邺之,桂州人。登大中进士第,由天平幕府迁太常博士,歷祠部郎中、洋州刺史。诗二卷。

诗词推荐

独行饮饭腹屡扪,欲出未出星纵横。梅花於人远近好,月色随我东西明。香来适与鼻观会,夜久忽遣毛骨惊。急须唤取陈夫子,欲与平章此段清。

落第非有罪,兹山聊归止。山猿隔云住,共饮山中水。读书时有兴,坐石忘却起。西山忽然暮,往往遗巾履。经时一出门,兼候僮仆喜。常被山翁笑,求名岂如此。齿发老未衰,何如且求己。

去年三冬暖不雨,今年孟春寒有余。大云垂垂压宇宙,密雪兖兖飘庭除。安排白水与泛舸,酝酿青泥容没车。辛苦陌头杨柳树,含颦等待大阳舒。

晓禁苍苍换直还,暂低鸾翼向人间。亦知受业公门事,数仞丘墙不见山。

恐是凝酥染得黄,月中清露滴来香。定知何逊牵诗兴,借与穿帘一点光。

伏藏终不见,巧拙是兼非。至道光怀古,周通隐圣机。清天何物性,浊地故相依。修炼真堪惜,疏慵有顺违。

扪萝探得云根路,直入云山最深处。主人心似青山间,云亦无心自来去。

庐山之岑岑,横绝东南天。大江之汤汤,洲渚相钩连。山水两中间,君家之故园。忆昨别此去,春风初破年。归来已秋节,登览恍依然。万里一转蓬,四时真蜕蝉。退无环堵宫,长逐车与船。风景日愈佳,尘埃日缠绵。人事正浩荡,徙劳赋归田。

断碑犹纪唐时事,山气阴沉暗绿苔。松木已逾千岁寿,香烟知化几炉灰。廊深无月鬼神过,殿古有云风雨来。曲曲几溪春水落,子陵滩下复东回。

急水浮萍风里絮。恰似人情,恩爱无凭据。去便不来来便去。到头毕竟成轻负。帘卷春山朝又暮。莺燕空忙,不念花无主。心事万千谁与诉。断云零雨知何处。

老身不能寒,心唯爱冬日。炙背蓬门下,暖气浃肌骨。自谓人间世,世乐居第一。虽曰狐貉温,功莫与之匹。山居人不到,独坐快扪虱。

簏中是绢不能知,妄把聪明察色丝。五等人偷皆扫地,多文好学欲何为。

鵩鸟飞来庚子直,谪去日蚀辛卯年。由来枉死贤才事,消长相持势自然。

苍鸠呼雨屋东啼,麦穗初长燕子飞。竹里人家鸡犬静,水边官舍吏民稀。溪声夜涨寒通枕,山色朝晴翠染衣。赖有西邻好诗句,赓酬终日自忘机。

露宿勤王客,相从月下来。黄流何日涨,绿酒暂时开。风定灯花烂,天高斗柄回。醉言多脱略,吾党不须猜。

高眠日出始开门,竹径旁通到后园。陶亮横琴空有意,任棠置水竟无言。松窗宿翠含风薄,槿援朝花带露繁。山郡本来车马少,更容相访莫辞喧。

遗矢谗言弃老成,肉多饭健尚精神。可怜一点狐丘志,到死犹能用赵臣。

朝日照积雪,庐山如白云。始知灵境杳,不与众山群。树色空中断,泉声天半闻。千崖冰玉里,何处着匡君。

竹里高亭灯烛光,月移花影上西厢。蔗浆金碗冰盘冻,始信人间五月凉。

吴山相对越山青。湘水一春平。粉字情深题叶,红波香染浮萍。朝云暮雨,玉壶尘世,金屋瑶京。晚雨西陵潮讯,沙鸥不似身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