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僧

七轴莲经供茗瓢,一龛乡佛性松寮。
舶香亦带鱼龙气,自采枝头柏子烧。

作品评述

《赠僧》是宋代葛庆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七轴莲经供茗瓢,
一龛乡佛性松寮。
舶香亦带鱼龙气,
自采枝头柏子烧。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供奉佛经和茶具的景象。七轴莲经指的是七卷的佛经,供奉在一个茶瓢中。佛经放在一座小佛龛中,这座佛龛位于乡村中一座名为“性松寮”的寺庙之中。茶瓢中散发出的香气弥漫在周围,仿佛带来了鱼和龙的神秘气息。而茶叶则是从柏树的枝头采摘下来,用来沏茶。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寺庙中的景象,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祥和的氛围之中。通过描绘佛经和茶具的细节,诗人传达了对佛教和茶道的敬仰之情。七轴莲经代表了深厚的佛学修养,而放置佛经的佛龛则象征着对佛教信仰的虔诚。茶瓢中飘散出的香气,以及茶叶的选取和烹饪过程,彰显了对茶道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宗教和文化的关注,以及对内心平静与自然美好的向往。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清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将读者带入了诗人构建的美好场景中。它不仅传递了作者对佛教和茶文化的热爱,还表达了对内心宁静与自然之美的追求。通过欣赏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精神世界和生活美好的向往,同时也能够在寥寥数语之间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平和的境界。

诗词推荐

戊午新芽上蜀江,表情未有敢先尝。几年争鬭无双品,万里书来第一纲。水截龙章浮碾玉,炉煎蟹眼试凭汤。知君文字五千卷,正欲冥搜锦绣肠。

荒祠古木暗,寂寂此江濆。未作湘南雨,知为何处云。苔痕断珠履,草色带罗裙。莫唱迎仙曲,空山不可闻。

嫩黄酽白媚秋晖,正坐清霜一夜飞。似怯晓来天气冷,一时都换紫罗衣。

江上晴天锦绣纹,丹崖红树思纷纭。毫端染得秋无际,犹是苍梧几片云。

旧雨留烟饰短垣,浅沙催水撼衡门。旗帘动眼新迎客,{禾罢}稏关心故弄孙。

休向尊前诉羽觥,百壶清酌与君倾。身同绿树年年老,事比红尘日日生。六国英雄徒反覆,九原松柏甚分明。醉乡路与乾坤隔,岂信人间有利名。

水月光中,烟霞影里,涌出楼台。空外笙箫,云间笑语,人在蓬莱。天香暗逐风回。正十里、荷花盛开。买个扁舟,山南游遍,山北归来。

诘朝云出雨如倾,向晚云归日逗明。不比世间翻覆手,望云人要验阴晴。

纯阴十月晚,劲气肃群骄。惟有乔松在,长看积雪消。生贤禀真性,特立冠当朝。早岁初成赋,群雄已失标。治才精破竹,廷论壮生飙。博士皆推贾,宣皇重试萧。周旋穷政体,出入解心焦。九列高称冠,三台岂足超。论功归颖霸,举相待虞姚。骥骋经新卧,弓强发久弨。百年时节在,四海

祝柱客曾兴刺,斲窗史亦留名。我见诸相非相,天何不鸣善鸣。

出没看楼殿。间关望绮罗。翔禽逐节舞。流水赴弦歌。细管吹藂竹。新杯卷半荷。南宫冠盖下。日暮风尘多。

流落他乡铩羽翰,半年宁复记悲欢。夜传楼鼓思城角,朝见江船念客鞍。不恨形骸老闾里,遂令唇舌满长安。寄声好在文章友,目送春云自倚栏。

假合幻躯难靠,夭寿定数孰逃。屈子大招奚益,渊明自挽最高。

江外三千里,人间十八年。此行谁复见,一鹤上辽天。

琳官奕奕,黼坐煌煌。玉帛成礼,飚骚延祥。鸿个有则,景福无疆。嘉应归协,丕独诞扬。

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出为白昼入为夜,圆转如珠住不得。住不得,可奈何,为君举酒歌短歌。歌声苦,词亦苦,四座少年君听取。今夕未竟明夕催,秋风才往春风回。人无根蒂时不驻,朱颜白日相隳颓。劝君且强笑一面,劝君且强饮一杯。人生不得长欢乐,年少须臾老到来。

清阴布幽径,绿水溢回塘。筍长露渍粉,莲开风坏妆。坐多惟踵息,躁定自心凉。学道今始得,颐生真有方。

挤进车门勇难当,前呼后拥甚堂皇。身成板鸭干而扁,可惜无人下箸尝。头尾嵌,四边镶,千冲万撞不曾伤。并非铁肋铜筋骨,匣晨磁瓶厚布囊。

[大吕为角]圣灵在天,九严崇深。风马云车,纷其顾临。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