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

渔父。
渔父。
江上微风细雨。
青蓑黄箬裳衣。
红酒白鱼暮归。
归暮。
长笛一声何处。

作品评述

《调笑令》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江上渔父的情景。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渔父,渔父,江上微风细雨。
穿着青色的斗篷和黄色的箬裙,
带着红酒和白鱼归家。
当归家时,夜幕降临,
一声长笛从何处传来?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父在江上的情景,展示了宋代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诗中渔父穿着青色斗篷和黄色箬裙,乘着微风和细雨,划船出海捕鱼。他在傍晚时分带着捕到的白鱼和红酒归家。然而,当他归家时,夜幕降临,一声孤寂的长笛声从何处传来,给人留下一种思考和遐想的空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江南水乡的景色和渔父的生活。青蓑和黄箬裙是江南渔民的传统服饰,通过描述渔父的着装,诗人为读者勾勒出江上渔父的形象。微风细雨的描绘使人感受到江水上的宁静和恬淡,归暮时分的描写则给人一种温馨和宁静的感觉。

诗的最后一句"长笛一声何处"给人以遐想和思考的空间。长笛的声音寥寥无几,从何处传来,给整个诗篇增添了一丝神秘感。读者可以自由地想象长笛声的来源,或是想象渔父归家后与家人的相聚,或是想象渔父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和渔父的生活,同时在最后一句给人留下了一些思考的空间,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想象。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牢落淮南赋小山,霜风容易老人颜。扬澜左蠡天垂碧,梦与盟鸥共往还。

宋词

玉车临御,凤盖棼丽。奉承宝册,弥文盛备。抗声极律,助我孝熙。天之所佑,万寿无期。

宋词

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爱君与予。予传澄心古纸样,君使制之精意余。自兹重咏南堂纸,将今世人知首尾。又得水底碧玉腴,溪匠畏持如抱虺。拜贶双珍不可辞,年衰只怕歔歈鬼。

宋词

是邑经兵火,今缠补少痕。要教民击坏,毋遣吏椎门。文惠残碑在,坡仙醉墨存。公余勤物色,幽兴入琴樽。

宋词

避喧迁出郭,岁晚尚担簦。隔室大於斗,长途滑似冰。岂无问字酒,共守读书灯。老病须微禄,归田恨未能。

宋词

不到危台久,重来恰十年。壮怀今扫尽,遗象只依然。老我从疏拙,微官合弃捐。归来营钓艇,长此卧风烟。

宋词

看山车放慢,遇水马争先。须信一年景,无如三月天。露花如此好,烟柳十分员。客醉不须去,竹床相对眠。

宋词

李君禅味诗情里,解作黄金不润身。目断白衣檐酒阒,何妨聊破一垆春。

宋词

星郎绝笔版曹卧,懒翁病翁稀缀文。岂料诗坛今再鼓,萧屯赖有故将军。

宋词

九天宫上圣,降世共昭回。万汇须亭毓,群仙送下来。承乾当否极,庶事尽康哉。只有羲轩比,其馀不可陪。

宋词

有骥在野,百过不呻。子不我良,岂无他人。絷我于厩,乃不我驾。遇我不终,不如在野。秃毛于霜,寄肉于狼。宁彼我伤,人不我顾?无子我忘。知

宋词

小桥枕沧湾,一水绕清激。横来莫知源,委去无寻迹。戏鱼时度浅,好鸟忽鸣寂。堂坳隐空谾,竹树閟寒碧。朝霏兴朱栱,倒影汎瑶席。仰窥一迳上,始觉藏深僻。尚忆客中行,盘峤倦登陟。峰回路忽下,溪馆曾休息。高低相掩遇,景趣无终极。朅来坐忘疲,欲去或穷夕。安得青霞人,共此

宋词

人之创亭意,大率繇己便。夫何我公有,所作异他见。临邛郡东北,井井画群甸。其民喜施力,无岁不登衍。公因到城上,有此多稼羡。而云彼嘉谷,诚我民所擅。如其每用此,岂不乡土恋。伊我牧其众,胡尔惧流转。遂兹谋栋宇,显显向一面。题为赏丰字,义不止营缮。常时命僚侣,于时

宋词

寥昔十年字,新今百八篇。男儿自传世,何必托彼传。

宋词

心兮如太虚,何恶亦何爱。吾庐寄吾兴,妙处端有在。於中忘岁时,畴觉屡迁代。但知曲肱眠,居然乐其内。无事户不出,此意谁能会。更约素心交,携书静相对。

宋词

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揉碎花笺,忍写断肠句。道旁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如何诉。便教缘尽今生,此身已轻许。捉月盟言,不是梦中语。后回君若重来,不相忘处,把杯酒、浇奴坟土。

宋词

拜象驯犀角抵豪,星丸霜剑出花高。六宫争近乘舆望,珠翠三千拥赭袍。

宋词

半落半开花有恨,一晴一雨春无力。……别缆解时风度紧,离觞尽处花飞急。

宋词

蚤听闽人说土风,此身常鹆以闽中。春沟水动茶花白,夏谷云生荔子红。襟带九江山水断,梯航百粤王相通。北窗夜展图经看,手自题书寄远公。

宋词

欲上隋堤举步迟,隔云烽燧叫非时。才闻破虏将休马,又道征辽再出师。朝见西来为过客,暮看东去作浮尸。绿杨千里无飞鸟,日落空投旧店基。

宋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