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宅叹

兹为何人宅,桂柏犹苍苍。
楼阁已倾卸,下有室与堂。
窗户半拆卸,髹漆留余光。
釜去存破灶,画剥欹颓墙。
想见全盛时,日夜崇豆觞。
书塾在其左,子弟声琅琅。
问今安所往,岂不有死丧。
死丧则不然,避兵移他乡。
他乡亦不远,深阻逾磵冈。
自古有避地,兵来尚可避。
惟有避役难,追逮穷所至。
昔住大宅人,今为忍冻民。

作品评述

《废宅叹》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该诗描绘了一座废弃的宅邸,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繁荣和现实衰落的感慨。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废宅叹》中文译文:
这是谁的宅院,
桂树和柏树依然郁郁葱葱。
楼阁已经倾倒,
下面只有残存的房屋和厅堂。
窗户已经破败,
髹漆只剩下微弱的余光。
炊具不再存放在火灶上,
壁画剥落,墙壁颓废。
想象当年的全盛时期,
日夜热闹的宴会。
书塾在左边,
孩子们的读书声琅琅作响。
问今天他们去了哪里,
难道不是死亡和丧亡吗?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他们为了躲避兵乱而迁往他乡。
这个他乡也不算远,
但深山高岭却阻挡了前路。
自古以来就有避难的地方,
当兵乱来时还能躲避。
唯独避免服役难,
逃避和追捕无处不至。
曾经住在这座大宅的人们,
如今成为忍受严寒的百姓。

诗意和赏析:
《废宅叹》以废弃的宅院为背景,通过描写宅院的破败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过去荣光的怀念和对现实衰落的感慨。诗中以寥寥数语勾勒出昔日繁荣的场景,如采用桂树和柏树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昔日宅院的青翠和庄严。然而,现在的楼阁倾倒、窗户破败、髹漆剥落,都映衬出宅院的凋敝和残破。通过对宅院的描述,诗人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诗人通过描写宅院的衰落,将宅院与当时社会的动荡相联系。诗中提到子弟的读书声和宴会的热闹,显示了昔日宅院的繁荣和文化氛围。然而,现实中的人们已经离开,迁徙到他乡躲避兵乱。诗人通过描写他们的离去,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安和动荡。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痛惜。曾经住在这座大宅的人们如今成为忍受严寒的百姓,他们丧失了昔日的荣光和地位,遗憾和无奈之情溢于言表。整首诗通过对宅院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荣光的怀念、对现实衰落的感叹以及对人们命运的关切。

《废宅叹》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动荡的思考,通过描绘废弃宅院的凄凉景象,折射出人们的离散和生活的艰难。诗人运用寥寥数语,以形象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忧伤和感慨的氛围中。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使人产生对兴盛和衰败、时光流转的思考。

总的来说,方回的《废宅叹》通过描绘废弃宅院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繁荣和现实衰落的感慨,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人们的离散。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唤起读者对光阴易逝、命运无常的思索,展示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人生命运的关注。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题于壁正金风无露。玉宇生凉,楚郊无暑。催起行人,恰槐黄时序。万里晴霄,几人争睹,快鹏抟一举。明月圆时,素秋中夜,凌云新赋。那更渊源,词锋轻锐,笔阵纵横,学通今古。誉望飞腾,是麟宗文虎。魁荐归来,华堂香里,与管弦为主。待看明年,彤墀射策,鳌头独步。

圣王臻大治,四海属休戈。遂致阴阳须,均如玉烛和。德威周远迩,民欲被渐摩。品物皆蕃殖,昌辰绝札瘥。气充诸夏润,祥应太平多。华旦今如此,庸才愿咏歌。

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今朝喜处君知否,三丈黄旗舞便风。

养德为众许,森然此丈夫。放情白云外,爽气连虬须。衡镜合知子,公心谁谓无。还令不得意,单马遂长驱。桑野蚕忙时,怜君久踟踌。新晴荷卷叶,孟夏雉将雏。令弟为县尹,高城汾水隅。相将簿领闲,倚望恒峰孤。香露团百草,紫梨分万株。归来授衣假,莫使故园芜。

吾道艰难孰使然,忧来真欲问诸天。方看骢马避桓典,遽为虾蟆赋玉川。去国身轻宁絜絜,爱君意在故卷卷。瞿塘滟滪风波恶,百丈孤骞上濑船。

畏暑不巾袜,步月榰短筇,瘦身发鬅鬙,顾影如孤松。径幽萤阖开,池涨鱼噞喁。飞泉穿北垣,珠玉相撞舂。东湖更奇绝,百亩银初熔,但能抱琴往,绝恨欠鹤从。重露倾荷盘,微风堕芙蓉。欢言美清夜,缥渺吹疏钟。空中飞僊人,粲然冰雪容,笑我老尘世,不记瑶台逢。

送君当岁暮,斗酒破离颜。车骑拥寒水,雪云凝远山。且安黄绶屈,莫羡白鸥闲。从此图南路,青云步武间。

黄雀始欲衔花来,君家种桃花未开。长安二月眼看尽,寄报春风早为催。

三年客江硖,万死脱鱼鼋。平地从今始,穷涂敢复论。园畦棋局整,坡垄海涛翻。瘦犊应多恨,泥涂伏短辕。

南衙,予始相识。时初夏桐阴满庭,故有南衙清书之句少日竹林游,凤麟飞走。一段江山最英秀。南衙倾盖,满院桐阴清书。鬓华思此际、浑依旧。云梦心胸,文章山斗。好个经纶玉堂手。婆娑桂影,凉人露盘仙酎。一杯先领取、乔松寿。

旦夕天气爽,风飘叶渐轻。星繁河汉白,露逼衾枕清。丹鸟月中灭,莎鸡床下鸣。悠悠此怀抱,况复多远情。

黏天芳草绿蒙茸,久客伤心望不穷。山色自随人远近,莺声只在水西东。

铃斋坐啸不为颇,愁叹翻然变咏歌。千里正忧无旧谷,一朝俄喜浃新禾。云师蔽日如张帜,雨阵横空似拥戈。我忝郡丞何所补,但将新句对松哦。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羗蛮。山谷眇兮路漫漫。眷东顾兮但悲叹。{冥冖=宀}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常流涕兮眦不干。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茍活兮无形颜。惟彼方兮远阳精。阴气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尘{冥冖=宀}{冥冖=宀}。有草木兮春

奏赋谒金门,行尽云山无数。尚有江天一半,买扁舟东去。波神眼底识英雄,阁住半空雨。唤起一帆风力,去青天尺五。

闲对着绿树青山,消遣我烦心倦目。潜入那水国渔乡,早跳出龙潭虎窟。披着领箬笠蓑衣,堤防他斜风细雨。长则是琴一张酒一壶。自饮自斟,自歌自舞。

山县秋云暗,茅亭暮雨寒。自伤庭叶下,谁问客衣单。有兴时添酒,无聊懒整冠。近来乡国梦,夜夜到长安。

醉乡冉冉梦游閒,一夜凉风唤未还。可是应门无稚子,双凫仙去定谁攀。

诏书征拜脱荷裳,身去东山闭草堂。阊阖九天通奏籍,华亭一鹤在朝行。沧洲离别风烟远,青琐幽深漏刻长。今日却回垂钓处,海鸥相见已高翔。

此邦胜处名天下,今日争来入眼中。筇杖一枝舟一叶,山行冲雨水冲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