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涤洞留题

杖屦乘闲历众山,俄惊凡迹到仙坛。
清潨潄玉一川媚,瑞气浮空两洞寒。
风入乔松琴弄操,烟笼远岫灶烧丹。
我今聊此凝双眼,徒觉壶中世界宽。
鸠杖先生旨趣深,探直搜隐事幽寻。
顶头有眼谁能识,心鉴无尘物莫侵。
洞里烟霞人不老,水边花木自成阴。
乞师金鼎丹炉火,为慰平生觉道心。

作品评述

《大涤洞留题》是宋代裴良杰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杖屦乘闲历众山,忽然惊讶地到达了仙坛。清潨潄的一条玉川迷人,瑞气浮空中洞穴寒冷。风吹进乔木的松枝,像是演奏着琴曲般的悠扬;烟笼罩远处的岫峰,炉灶中烧制的丹药闪烁红光。诗人此刻只用双眼凝视,只觉得壶中的世界广阔无边。鸠杖先生对于仙山的趣味深奥,寻访幽僻的地方,探求真实的隐秘。山洞顶上有一双慧眼,谁能领悟它的含义;内心明鉴如水镜,不受尘垢的侵扰。洞中的人们不老去,水边的花木自成阴凉。请求师傅的金鼎和丹炉的火,为了慰藉一生中觉醒的道心。

诗词中文译文:
杖履乘闲历遍万山,
忽惊凡路到仙坛。
清潨潄玉川妩媚,
瑞气浮空两洞寒。
风吹乔松弹琴曲,
烟笼远岫炉烧丹。
我此只凝双眼睛,
壶中世界宽无边。
鸠杖先生趣味深,
探索隐秘事幽寻。
顶上有眼谁能悟,
心明无尘物不侵。
洞内人不会变老,
水边花木自成阴。
恳求金鼎和丹炉火,
为慰平生觉道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水之间意外踏足仙境,感叹仙山之美丽和神秘。诗中通过写景和描绘仙山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仙境的向往。诗词中还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以及对道教修行的追求。在山洞中,诗人发现了人们永葆青春和自然自成的景象,他渴望得到仙人的指导和丹炉的火焰,以慰藉他在人间追求真理的心灵。整首诗词展现了对仙山境界、人生和修行的思考和向往。

作者介绍

裴良杰,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爲忠州团练使(《宋会要辑稿》食货六八之一○四)。今录诗三首。

诗词推荐

辟地沉冥一世豪,袖携大句压惊涛。炊连烽燧衣痕污,云卷啼号海气高。物外岁时犹可记,道旁骴骼待谁褒。逢辰负尽东篱菊,赢得霜颠倚槛搔。

徙倚虚檐,柳阴疏处看飞鸟。水平池沼。云影闲相照。点翰舒笺,字密蝇头小。还揉了。路长山杳。寄得愁多少。

六月襄山道,三星汉水边。求凰应不远,去马剩须鞭。野店愁中雨,江城梦里蝉。襄阳多故事,为我访先贤。

暂到高唐晓又还,丁香结梦水潺潺。不知云雨归何处,历历空留十二山。

俗子避形影,僧家共往还。高谈犯时忌,妙语发天悭。霜后思新橘,梦中归故山。何时免奔走,终老白云关。

油幢画戟。玉铉调春色。勋阀诸郎俱第一。风流前辈敌。玉人双鞚华。翠云深处消摇。有客留君东阁,时闻风下笙箫。

中心为忠,如心为恕。勉强行之,道其殆庶。

院落荒芜,庭树潇洒,就中墙壁颓疏。自云妻丧,父子奈何如。王哲闻言大哂,天分付、独乐清虚。公还司,火坑里面,休更觅红炉。萦纡。须剪断,攀缘爱念,截割如无。作风邻月伴,正是吾徒。前*蓬莱稳路,超生灭、不入三途。真端的,白云深处,别有洞天居。

囊底诗成无卖处,床头金尽已多时。元龙豪气依然在,惯守清贫岂足悲。

它年逢九日,杯酒逐英豪。渐老经秋病,独醒何处高。床头添药里,坐上减牛毛。寂寞知谁问,烦公置浊醪。

空山无一人,君此寄闲身。水上花来远,风中树动频。虫行黏壁字,茶煮落巢薪。若有高人至,何妨不裹巾。

乱离生世晚,衰白在人前。云水飞饥鹤,山林付乱蝉。日今行黑道,人有隔黄泉。晷渐秋来短,愁长亦敌年。

过尽危矶出小潭,回头失却石峰巉。春寒料峭元无事,知我犹藏一布衫。

我君饯之。其乐泄泄。

去时桃未蕊,归见石榴花。白首镫前酒,青山梦里家。鹃声心路梗,蚊毒面皮麻。劳苦书生事,堪嗟老未涯。

江淮流落岂关天,禁省相望亦偶然。等是新年未相见,此身应坐不归田。白发苍颜五十三,家人强遣试春衫。朝回两袖天香满,头上银幡笑阿咸。当年踏月走东风,坐看春闱锁醉翁。白发门生几人在,却将新句调儿童。

关畔春云拂马头,马前春事共悠悠。风摇岸柳长条困,露裛山花小朵愁。信越功名高似狗,裴王气力大于牛。未知至竟将何用,渭水泾川一向流。

钱塘山水有奇声,暂谪仙官领百城。女妓还闻名小小,使君谁许唤卿卿。鳌惊震海风雷起,蜃斗嘘天楼阁成。莫道骚人在三楚,文星今向斗牛明。

海上三山冠彩霞,六时高会雨天花。步虚声里随风下,吹落寻常百姓家。

求友林泉深密处。弄舌调簧,如问春何许。燕子先将雏燕去。凄凉可是歌来暮。乔木萧萧梧叶雨。不似寻芳,翻落花心露。认取门前杨柳树。数声须入新年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