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韩偓的《仙山》
拼音和注音
yī zhù xīn xiāng dòng fǔ kāi , yǎn sōng zhòu sè bàn méi tá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洞府:(名)神话称深山中神仙住的地方。
偃松:偃松yǎnsōng常绿小乔木,枝多,大枝伏于地面,末端向上斜。雄花为黄色,雌花为紫色,叶为针状,球形果紫褐色,种子略呈卵形
心香:佛教语。谓中心虔诚,如供佛之焚香。指真诚的心意。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原诗
一炷心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水清无底山如削,始有仙人骑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