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章通判

半刺已官尊,常时读鲁论。
身居恭叔里,心在晦翁门。
贫士来遮路,诗人送出村。
君能齐得丧,何必恋华轩。

作品评述

《送章通判》是一首宋代时期的诗词,作者是刘克庄。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半刺已官尊,
常时读鲁论。
身居恭叔里,
心在晦翁门。
贫士来遮路,
诗人送出村。
君能齐得丧,
何必恋华轩。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官员章通判的场景,表达了一种离情别绪和对官员生活的思考。诗人身居在恭叔的地方,心却追随着晦翁(指晦庵,是指晦迹隐居的地方)。贫穷的人来挡住了诗人的道路,但他还是送别了官员。诗人认为,如果能够达到丧事的境地,又何必留恋华丽的轩车宅第。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官员和诗人境遇的对比,展现了一种对官场生活的淡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半刺已官尊”意指章通判只是占据了官位的一半,而并未完全沉浸其中,显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冷淡态度。接下来的“常时读鲁论”揭示了诗人对儒家经典《论语》的阅读习惯,表现了他追求学问和思想的品味。

在“身居恭叔里,心在晦翁门”这两句中,诗人身处在恭叔的地方,但他的内心却向往着隐居的晦庵。这种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在整首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两句“贫士来遮路,诗人送出村”表达了诗人送别官员的场景,尽管贫穷的人挡住了诗人的道路,但他仍然送别了章通判,这体现了诗人对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视。

最后两句“君能齐得丧,何必恋华轩”则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官员生活的思考。他认为,如果能够达到超脱的境地,体验到人生的无常和丧事的真实,就没有必要追求华丽的轩车宅邸。这种对物质财富和权势地位的淡泊态度,彰显了诗人追求内心自由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总之,这首诗通过简练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思想情怀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休懊恼,且开怀。平生赢得笑颜开。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挂印来。

[函钟为宫]功烈在民,诞受露雨。良耜既歌,乃扬帗舞。是奉是尊,厚礼斯举。相其岂年,多府稌多黍。

八月新霜岸草枯,数声哀怨雁来初。凭君试向沙汀看,恐带匈奴二帝书。

屏欲除奢政返淳。(霍王以下和句亡)

神既贶施,嗜我饮食。申以累献,以承灵亿。神方常羊,咸毕我觞。于再于三,于诚之将。

海凤飞来不敢棲,旧条新刺利如锥。茫茫出得出不得,只许拚身到者知。

昔人战血化为土,今人常怀昔人苦。大江冥冥截海流,铁瓮城高排万虎。乾坤未定龙蛇争,日月须归仁义主。江山本不为英雄,英雄自负江山死。

上彻炼丹峰,求玄意未穷。古坛青草合,往事白云空。仙境日月外,帝乡烟雾中。人间足烦暑,欲去恋松风。

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去衙山色远,近水月光低。中有高人在,沙中曳杖藜。

山峭回峰紧,场空得雨忙。赤枫溪觜立,白草渡头荒。寒市虚声隘,秋畴喜气扬。野舂连屋响,瑞入雪匙香。

花船新造水中央,晓发当湖溯汉塘。听尽钟声十八里,平林小市入新坊。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彼木生何代,为槎复几年。欲乘银汉曲,先泛玉池边。拥溜根横岸,沉波影倒悬。无劳问蜀客,此处即高天。

吒吒呀呀如狮子儿,我者里也须勘你。勃勃窣窣似探竿影草,我者里也须疑你。虽然菽麦汾,争奈监落酱里。

千古甘心冷淡中,却于春事不相同。东风只解吹花落,吹得花开是北风。

祖住云阳,嵯峨山下。自来生计之乎者。却因唐末去东牟,到今三百馀年也。数世哀荣,不堪重话。我今因遇家缘舍。水云游历入潼关,超然

新甫奇材百尺標,秋空高干拂鹏霄。仙经药品夸难老,人世霜天贵后凋。千古贞魂愁化实,九原荒垅恨为樵。谁研露叶和云液,几宿春酲一啜消。

独酌圣贤酒,新尝子母瓜。丁宁林下友,莫道故侯家。

过为世希氏,史牒鲜著名。孰谓吾之邦,有以至孝称。想其事双亲,诚恪通神明。身后一抔土,世犹不敢轻。乐公诚乐善,记名誓遗氓。偶读灵禽碑,得之嘉不胜。吾邦有盛德,岂宜久沉冥。恨不访遗冢,下拜涕泣零。又恨失名字,无以附汗青。自伤无赢赀,傍建旌孝亭。当使孝者见,事亲

褭褭春幡,恰十日、又逢元夕。人正在、景清堂上,金樽娱客。蜡炬红摇花外竹,宝香清透边石。听儿童、父老说青原,东风国。平易政,人皆悦。真实念,天知得。想旌旗一路,又添春色。满眼变成金色界,举头身近琼楼月。问明年、何处著鳌山,蓬莱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