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戚继光的《送北平阳郡丞守庐陵》
拼音和注音
gū zhú fēng liú zēng wò zhé , yù zhāng chūn sè dài fēn f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流:(形)①有才华的;杰出的:数~人物,还看今朝。②指有才学而不受礼法拘束的:名士~。③有关男女间的放荡行为:~韵事。
豫章:1.枕木与樟木的并称。2.比喻栋梁之材,有才能的人。3.古台观名。4.指宋黄庭坚。
春色:(名)①春天的景色;春光:~满园|~撩人。②指酒后脸上泛红或脸上呈现的喜色:他喝得尽兴,脸上已有~。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原诗
负弩谁先五马驱,棠阴骊唱为踟蹰。
循良雅称中兴吏,保障重开大楚图。
孤竹风流增卧辙,豫章春色待分符。
无言此别河山邈,露冕声名满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