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泉

寒泉诗所咏,独此沸如烝。
一气无冬夏,诸阳自废兴。
人游不附火,虫出亦疑冰。
更忆骊山下,歊然雪满塍。

作品评述

《汤泉》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寒泉诗所咏,
The cold spring is the subject of this poem,
独此沸如烝。
It boils alone, like a steaming cauldron.
一气无冬夏,
It remains unaffected by winter or summer,
诸阳自废兴。
All other hot springs lose their vigor.
人游不附火,
People swim in it without being burned,
虫出亦疑冰。
Insects emerge from it as if it were ice.
更忆骊山下,
I recall the scene at the foot of Mount Li,
歊然雪满塍。
Where the snow-covered fields are silent and tranquil.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特殊的冷泉景象。在诗中,作者以寒泉为主题,形容这个泉水独特地沸腾,如同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与其他温泉不同的是,这个汤泉无论在冬天还是夏天,都保持着同样的温度,其他温泉都失去了活力。人们可以在其中游泳而不会被烫伤,甚至水中的昆虫也会像冰一样出现。最后,作者回忆起骊山脚下的景象,雪覆盖的田野静谧无声。

这首诗词通过对寒泉的描绘,表达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景象和氛围。寒泉与常规的温泉不同,它的独特性引发了人们的注意。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冷静和宁静的感觉。这首诗词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描写能力,也通过对寒泉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异常现象的兴趣和思考。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给人以深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好是春风湖上亭,轩空小憩俗尘清。湖山有意留侬款,杨柳飞花乱晚晴。

仙游寺前别,别来十年余。生别犹怏怏,死别复何如?客从梓潼来,道君死不虚。惊疑心未信,欲哭复踟蹰。踟蹰寝门侧,声发涕亦俱。衣上今日泪,箧中前月书。怜君古人风,重有君子儒。篇咏陶谢辈,风衿嵇阮徒。出身既蹇屯,生世仍须臾。诚知天至高,安得不一呼?江南有毒蟒,江北

寿居福之首,贫为士之常。造物赋我贫,乃以寿见偿。处常而受福,每恐不得当。掬涧以沃渴,屑柏以为粮;虽云未免饥,何至死道傍。犹胜辽东丁,化鹤还故乡。

自怜生计事悠悠,浩渺沧浪一钓舟。千里梦归清洛近,三年官罢杜陵秋。山连绝塞浑无色,水到平沙几处流。白露黄花岁时晚,不堪霜鬓镜前愁。

雨集疑为霰,云阴骤欲开。共嗟三白晚,还是一的来。令已忧民切,君当著语催。不应浑似我,形槁亦心灰。

日日来寻坡上梅,枯槎忽见一枝开。广寒宫里长生药,医得冰魂雪魄回。

七人五百七十岁,拖紫纡朱垂白须。手里无金莫嗟叹,尊中有酒且欢娱。诗吟两句神还王,酒饮三杯气尚粗。嵬峨狂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孙扶。天年高过二疏傅,人数多于四皓图。除却三山五天竺,人间此会更应无。

知君饯酒深深意,图使行人涕不流。如今却恨酒中别,不得一言千里愁。人言日远还疏索,别后都非未别心。唯我忆君千里意,一年不见一重深。

诗卷方欣见管斑,酒杯已复动离颜。余当火伞朱冠际,君政清虚爽气间。逸兴飘飘难并驾,好风发发待吹还。如舟可使长身久,有竹悬知不用关。

决列心清操,真刚志气真。超然不落断常坑。眼界宽舒,焕焕照华清。锦绣乾坤莹,玲珑世界明。澄澄虚璧顿圆成。蜕壳精*,一点碧天星。

恩免宵兴趁晓班,养慵终觉媿吾颜。浮名半世虚催老,高卧何时复得闲?两岸夕阳渔浦市,数峰寒霭沃洲山。肩舟来往无穷乐,此事天公岂所悭。

行尸走骨,逐利争名。伤神损气劳形。镇日谩天昧地,不顾神明。都缘为儿为女,惹尘劳、一向贪生。何事尽待,无常限到,送入深坑。金玉珍珠弃了,惟留得,平生善恶为凭。甚处分明打算,直至幽冥。无情业镜来照,觉从前、罪弃非轻。放声哭,恨当初,不做修行。

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退作陶渊明,进学何易于。便愿列循吏,宁某为鄙夫。祸福置不问,吾民其少苏。

清江浦上临清闸,箫鼓丛祠饱馂余。几度会通桥上过,更无人说宋尚书。

阳开幽蛰,躬奉郁鬯。礼备节应,震来灵降。动植求声,飞沉允望。时康气茂,惟神之贶。

秋夜永如年,四壁号寒蛩。明月照树叶,白露啼青桐。寒窗紫玉琴,时变羽凌宫。三弹不成调,百忧郁攻中。

十二峰头行雨神,香魂忽变此花真。颦眉似恨争妍女,着眼如羞快睹人。天亦有私全与艳,雨何无赖使为尘。不须羯鼓催先发,迟发还留几日春。

当时无外守,方物四夷通。列土金河北,朝天玉塞东。自将荆璞比,不与郑环同。正朔虽传汉,衣冠尚带戎。幸承提佩宠,多愧琢磨功。绝域知文教,争趋上国风。

楚国同游过十霜,万重心事几堪伤。蒹葭露白莲塘浅,砧杵夜清河汉凉。云外山川归梦远,天涯歧路客愁长。寒城欲晓闻吹笛,犹卧东轩月满床。

愁肠欲断,正是青春半。连理分枝鸾失伴,又是一场离散掩镜无语眉低,思随芳草凄凄。凭仗东风吹梦,与郎终日东西。等闲无语,春恨如何去?终是疏狂留不住,花暗柳浓何处尽日目断魂飞,晚窗斜界残晖。长恨朱门薄暮,绣鞍骢马空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