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赠道士汪庭芝二首

七叶衣冠尺五天,赤眉兵起竟谁全。
备尝庶孽流离□,□会仙直接引缘。
身世万端艰苦后,家门十载变更前。
操持正要看帆柂,勿便夸为到岸船。

作品评述

《次韵赠道士汪庭芝二首》是宋代方回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七叶衣冠尺五天,
赤眉兵起竟谁全。
备尝庶孽流离苦,
何会仙直接引缘。

译文:
七叶的衣冠遮蔽了五天,
赤眉兵起,终究谁能幸免。
历尽庶民的苦难漂泊,
怎会有仙人直接牵引缘分。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动荡的时代,以及人们在其中的艰难遭遇。七叶衣冠指的是华丽的衣冠,象征官职和权势,尺五天表示衣襟高耸,遮蔽了整个天空。赤眉兵起是指红眉起义,表明战乱的蔓延和局势的动荡。作者通过描述这些历史事件,暗示人们在动荡时期的生活艰难和困苦。

诗中提到了备尝庶孽流离苦,意味着普通百姓历经战乱、流离失所的苦难。然而,作者在最后两句中提到“何会仙直接引缘”,表达了对仙人的幻想和希望。仙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超越尘世的存在,能够引导人们脱离苦难,获得美好的命运。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生困境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在动荡时代中对幸福和仙境的向往。它呈现了一种对命运和转机的思考,提醒人们要珍惜现实生活中的机遇,同时也暗示了希望和梦想可以成为人们前进的动力。


第二首:

身世万端艰苦后,
家门十载变更前。
操持正要看帆柂,
勿便夸为到岸船。

译文:
经历万般艰难后的身世,
家门变动了十载之前。
能否掌握好自己的命运,
不要过早自满认为已经到达彼岸。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继续探讨了人生的起伏和变迁。身世万端艰苦后,意味着作者经历了种种困境和苦难。家门十载变更前,表明作者的家族经历了许多变迁和动荡。这些经历使得作者认识到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无常。

诗中提到了操持正要看帆柂,意味着要看一个人是否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取决于他的操持和决策。勿便夸为到岸船则警示人们不要过早自满,不要因为取得了一点成就就认为已经成功。诗中的到岸船暗示了成功和安稳的状态,而作者告诫人们要保持谦逊和警醒,不要迷失在自满和安逸中。

这首诗词通过对人生变迁和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往往在动荡与困苦中成长和觉醒的观察。它呈现了一种积极的态度,鼓励人们要保持警醒和谦逊,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并坚持努力追求更好的未来。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惨惨高槐落,凄凄馀菊寒。粉墙多记墨,聊为拂尘看。

同官十载住京师,一片高情我独知。箫管隔云春宴处,佩环摇月早朝时。墨翻东绢千竿竹,灯淡西窗数局棋。谁道归田犹有乐,胜游常醉习家池。

炉锤一手赋形殊,造物无心敢忘渠。我本疏顽固当尔,子犹沦落况其余。龚黄侧畔难言政,罗赵前头且眩书。(莘老见称政事与书,而莘老书至不工。)惟有阳关一杯酒,殷勤重唱赠离居。

只许青松约岁寒,姚黄魏紫偶盈盘。晨妆休插无盐鬓,送与文君卷帐看。

吴老公,薄心肠。夕河南,旦贞阳。诈书实报恩作殃,一身非魏还非梁。彼穷归义弃不祥,公心不薄尔可忘。梁家养客如养狼,狼入彼室坏彼堂。当时许媾惟朱张,溧阳公主谁家郎,乐游丝竹令人伤。

锦屏香断。谁在朱楼吹玉管。唤起凄凄。不似河桥听得时。云阶月地。长忆青灯*络纬。秋满闲门。断送潘郎瘦几分。

春日烟沙岸,禅房风竹窗。有时倾绿酒,随处见清江。世路纷多辙,吾生老此邦。千林看不尽,白鸟去双双。

厚重虚怀见古风,车裀五度照门东。我焚文字公焚疏,补纪交情为纪公。

岁华摇落物萧然,一种清芬绝可怜。不许淤泥侵皓素,全凭风露发幽妍。骚魂洒落沉湘客,玉色依稀捉月仙。却笑涪翁太脂粉,误将高雅匹婵娟。

江村水落富鱼虾,半属桥边卖酒家。莫讶鬓边新有雪,夜来沉醉宿芦花。

□天纤□起新愁,青眼鹅黄忆旧游。唯有长丝牵不断,洛阳城里映朱楼。

王哲已东迁。经过甘河上众贤。性内饥寒由未免,盘缠。乞觅诸公自肯钱。得得递相传。慧我同为出九莲。多少各人心意会,怜怜。此去如来

东风吹暖雨,润下不能休。古道云横白,移时客共愁。绿沈莎似藻,红泛叶为舟。忽起江湖兴,疑邻畎浍流。此时无胜会,何处滞奇游。阵急如酣战,点粗成乱沤。竹因添洒落,松得长飕飗.花惨闲庭晚,兰深曲径幽。丝牵汀鸟足,线挂岳猿头。天地昏同醉,寰区浩欲浮。柳眉低带泣,蒲剑

家声赫奕盖并凉,也解微吟锦瑟傍。擘水取鱼湖起浪,引杯看剑坐生光。风流别后人人忆,才器归来种种长。不用更贪穷事业,风骚分付与沉湘。

我人消息尽,忘躯失却命。参方不遇人,却乃成心病。

厌作人间粥饭僧,等閒来续义铦灯。近吟气味无蔬笋,旧学工夫尚葛藤。花下飞鞭身洒落,风前扶帽发鬅鬙。浪仙素不修书问,有愧昌黎诧可朋。

睡起玉屏风,吹去乱红犹落。天气骤生轻暖,衬沈香帷箔。珠帘约住海棠风,愁拖两眉角。昨夜一庭明月,冷秋千红索。

扬雄词赋举天闻,万里油幢照塞云。仆射峰西几千骑,一时迎著汉将军。旌旗杳杳雁萧萧,春尽穷沙雪未消。料得坚昆受宣后,始知公主已归朝。虽言穷北海云中,属国当时事不同。九姓如今尽臣妾,归期那肯待秋风。牢山望断绝尘氛,滟滟河西拂地云。谁见鲁儒持汉节,玉关降尽可汗军。

一脉泉随天地老,悠然洗尽半生心,欲令惠及生民远,须道仁同此水深。圣母慈灵昭住古,高题崇号重来今,登祠拜罢秋无际,目极西城万亩阴。

花来万事耳边风,惭愧灯花为结红。欲把一尊聊自解,空花入眼暗濛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